第一百三十四章 這個學生,我錄取了!

西海大學的研究生復試工作開始了。

每一個高校都會對於研究生錄取工作非常重視,因為研究生錄取直接關系到科研的生源,甚至關系到學校未來的發展。

王浩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報考王浩研究生的學生,尤其是進入復試的學生,筆試成績都極為驚人。

這些學生不僅僅是筆試成績驚人,他們還都來自國內名校。

其中報考數學方向的學生,分別來自水木大學、東港大學、西京科技大學以及蘇東大學,更不用說還有一個已經確定的國外留學生,來自阿邁瑞肯常青藤高校,斯坦福大學的天才學生。

放在水木大學、首都大學的理學院招生上,看起來,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但是放在西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就不一樣了。

這主要還是高校生源差異太大。

西海大學即便是招收講師,都很難招到水木大學、首都大學等頂尖高校的博士生,研究生招生來說,招收頂尖高校的本科生,甚至要比聘請頂尖高校博士更加困難。

本科生選擇讀研的高校,大部分都會選擇與本科同級或者更好的高校,否則研究生讀起來似乎就意義不大了。

其實放在就業市場上就很明白了,一般的企業都很重視第一學歷,頂尖高校的本科生甚至比普通高校研究生更受歡迎。

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認為,第一學歷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智慧、能力差異,高考是非常公平的篩選平台,能考上頂尖高校的學生,成績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相比來說,研究生就要差一些。

研究生是可以通過努力考上的,而頂尖高校的本科,努力占據的比例就小了很多。

比如,水木大學、首都大學每一年都錄取好多的省狀元。

在一個省份能拿到第一的學生,絕對不僅僅是努力能達成的,哪怕其他努力上十倍,沒有足夠的頭腦支持,想拿到省內的高考狀元,也根本是天方夜譚。

更不用說,過去很多年裏,兩所大學錄取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競賽生。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可不是培訓一下就能獲獎的,首先還是要有足夠的天賦才行。

科研,天賦很重要。

很多高技術性的工作,天賦比努力重要的多。

西海大學對於王浩招收研究生非常重視,他們提前就組織好了面試專家組。

數學方向的研究生面試,是肯定要找理學院的教授,理學院的院長欒海平以及數學教授周清源,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面試評審組。

其他還有兩位加入,其中包括科技處主任朱建榮,以及西海大學的校長嚴晉。

朱建榮加入到面試評審組倒是不奇怪,他經常參與到研究生面試工作中。

嚴晉,就純粹是感興趣了。

他一個大學校長想加入面試組,自然不會有人持反對意見。

這個陣容是相當的華麗。

王浩看到面試評審名單都直扯嘴角,嘟囔了一句,“要什麽面試評審組,我自己來就好了……”

這句話很正確。

不管其他面試評審組成有什麽看法,最終有決定權的,都只是王浩自己而已。

……

數學方向的研究生面試工作是首先開始的。

面試地點就是在研究生的一個小辦公室,快到了面試時間的時候,幾個參加復試的學生都已經來了。

其中有兩個女生、三個男生。

有兩個東港大學的學生坐在一起,其他都是單獨坐著不說話。

有個梳辮子的女生很惹眼,倒不是長得漂亮之類,而是她會對每個人笑一下,看起來就屬於外向那種女孩。

她叫胡麗丹,來自西京科技大學。

當發現每個人都不說話的時候,胡麗丹就首先開口問道,“你們都對面試有準備嗎?王教授的面試,也不知道會怎麽樣,我現在都後悔了,考這個分數都能進水木大學了。”

旁邊一個男生,名字叫許傑,他跟著點頭道,“我也有點後悔。報都報了也沒辦法,這幾天我都很緊張,準備了好久。”

“你都準備什麽了?”胡麗丹好奇的問道。

許傑道,“梅森素數、阿廷猜想,還有角谷猜想。我下載了王浩教授的幾篇論文,挨個看了看,雖然大部分看不懂,但是大致的證明流程,還是弄明白了。”

許傑說的準備讓其他人都很驚訝。

胡麗丹不由豎起大拇指,“我還以為我準備的夠充分了,沒想到你比我還要充分。”

“你準備什麽了?”許傑問道。

其他三個學生也看過去。

“我就是仔細復習了一下微分方程相關的內容,也看了一下研究生級別的微分方程內容。”胡麗丹解釋道,“我不知道王浩教授會問什麽問題,但是我認為讀研,只要在一個方向上有研究就可以了。王浩教授最擅長的還是偏微分方程,這也是他最初的研究方向,所以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