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是改善,也是創新!

王浩走下了講台,和眾多學者寒暄一番,隨後重新坐到了位置上,繼續聽取剩余的報告。

好多人都還在討論著。

頂級學術會議也少不了‘錯誤’的報告,但一般都只出現在沒什麽名氣的學者,或者幹脆是‘在讀博士生’的報告中,有名氣的學者到會議上做報告,出現重大錯誤還是非常少見的。

另外,論文需要經過兩次審核,多數出現的也只是小錯誤。

西彌斯·戈爾利克斯和阿爾馬洛斯的問題在於,他們並不知道研究是錯誤的,並用清晰的邏輯幾乎‘騙過’了所有人,若不是‘傅裏葉變換輔助構建數學模型’的作者就在現場,STACS會議很大概率會收錄一份錯誤的論文,甚至可能會把‘最佳論文獎’頒發給這篇錯誤的論文。

這篇論文發布出去影響會非常大,肯定會有更多的機構嘗試使用論文中的方法,然後就會發現問題。

到時候,STACS會議的名氣會受到影響,權重也會受到影響。

STACS會議主辦方,應該感謝指出錯誤的王浩。

這篇論文能‘幾乎騙過’所有人,原因還在於兩個新的方法,一個是‘分治法’,另一個是‘傅裏葉變換輔助構建數學模型’,兩個方法都非常的巧妙,讓會場好多人都感覺眼前一亮,下意識覺得有這麽巧妙的方法,並且邏輯非常的清晰,內容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很低。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西彌斯·戈爾利克斯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著名的教授,放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的名氣,拿過好幾個計算機理論相關的獎項,據說今年還成為了圖靈獎的候選人。

西彌斯·戈爾利克斯是否能拿到圖靈獎不確定,但能夠被提名獎項候選人,就已經超過大部分學者了。

圖靈獎是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最重磅的大獎。

如此有名氣的學者,發布重大的成果報告,質疑自然也會小很多。

看過王浩直接指出研究錯誤的一幕,好多學者都覺得這一趟不枉此行。

類似的場景可是很少能見到的。

同時,有更多的人知道了王浩的報告,對報告所說‘大數相乘算法’內容,也變得非常感興趣。

……

中午。

王浩、阮海龍、沙勉之一行人,一起餐廳簡單吃了個飯,過程中,話題都在上午發生的事情上。

“如果這個事情傳回國內,肯定是個學術界的大新聞。當場指出戈爾利克斯的錯誤啊!”

“那可是西彌斯·戈爾利克斯!”

“青出於藍勝於藍啊!”沙勉之苦笑的搖頭,“換做是我,也肯定首先審視下,是不是自己的理解錯了。”

王浩倒是不在意,“因為那個方法就是我研究出來的,自然能肯定問題所在。”

“也對。”

其他人說了幾句也就不說了。

同一個事情說多了也沒什麽意思,他們都憋在心裏,想著回國以後,對其他人說說也是個談資。

這對於王浩來說,不過是個小插曲而已。

下午就是繼續認真聽報告,一些不怎麽被重視的研究,往往就可能對於他的研究有幫助,參加專業性頂級學術會議的機會是很珍貴的,能多聽一點就多聽一點,其他人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對自己而言,都可能成為很好的參考。

同時,靈感值的收獲也很大。

【任務二】

【靈感值:4。】

四點靈感值聽起來是不多,但考慮到A級研究的難度,再加上只是聽聽報告,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時間很快到了第二天。

王浩和阮海龍依舊來的很早,報告會開始前半個小時就到場了,他們找了個位置坐下,就注意到後排的兩個身影。

“西彌斯·戈爾利克斯?”

“阿爾馬洛夫?”

王浩和戈爾利克斯對視一眼,朝著對方點了下頭,戈爾利克斯仿佛是沒有看到王浩,扭過頭裝作和阿爾馬洛夫說話。

王浩也不在意。

類似的事情放在正常人社交上不常見,但放在頂尖學術圈就實在太常見了。

好多頂尖學者並不擅長客套、虛情假意,有些性格極端的,在正常人看來就是精神有問題,只是不理人根本沒什麽大不了。

很快。

報告會正式開始。

沙勉之、王明坤以及徐傑,還是一起過來坐在了王浩的旁邊,但比起昨天的時候,明顯是有些緊張,因為他們馬上就要上台做報告。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手裏都拿著一疊稿件,就一直在低頭看著,好像是學生臨考前的備戰一樣。

終於,還是來了。

早上排在前面的報告,多數都是小研究,講也講不了多長時間,沙勉之的研究是被作為壓軸排序的,好多人從小研究‘進入狀態’後,也就輪到了他們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