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往事(第3/3頁)

但是皇上聽聞孫明達的話之後,想的確實另一重: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此事若成,會直接影響各地官府的選擇。只要朝廷支持,不怕底下的官員不跟風。到時候便真正能惠及寒門子弟了,科舉選仕寒門子弟高中的幾率興許也會變大。如今的科舉雖說人人可考,但是考中的十之七八都是權貴子弟、高官之後,他們擁有著最好的教育,占據寒門無法比擬的藏書,導致這科舉看似公正,實則不公,連選人用人都受到了禁錮。

皇上早就想提拔寒門了,無奈沒有機會,這回倒是可以借著國子監做一回文章。

他甚至向孫明達許諾:“你們只管去做,待來日國子監圖書館建成開業,朕親自去觀禮。”

聖上親臨?這是何等的榮耀。

孫明達又升起了豪情壯志,聖上如此看重此事,他更早帶領國子監將這圖書館早日建成。

待他回去便召集人手商議此事,越快越好。

孫明達腳下生風離開宮中,皇帝卻還拿著傅朝瑜的文章反復欣賞。

弟弟若有如此胸襟見識,姐姐會是惡毒之人嗎?

一晃三年,皇帝其實已經記不清傅美人的長相了,畢竟他一向只在政事上留心,對於後宮女子不太關注。當初寵幸傅美人也是因為她個性溫婉待著舒服。可陷害端妃流產一事證據確鑿,皇後以雷霆之勢處置了對方,後宮同氣連聲無不在聲討傅美人。皇上見狀也沒多插手,只以為傅美人表裏不一,這才引發眾怒。

後來傅美人去了冷宮,皇上漸漸忘了這個人,如今想來只覺得有些違和。

傅美人當真是表裏不一之人嗎?

他記得,成安似乎對傅朝瑜印象格外的好,雖說只見過兩次,可每回回來都得贊不絕口,又說才情過人,又說人品出眾,什麽好話都說盡了。

皇上問他為何。成安公公遲疑了一下,誇贊的話他說了那麽多遍,再說也沒有新意了。於是成安公公說了句大實話:“其實模樣俊俏的人誰看了都喜歡,那位傅公子在國子監人緣這般好,不外乎是長的好看。等聖上下回見了他就知道了。五殿下倒是跟傅公子生得很像,不過總低下頭,氣質瞧著與他舅舅不同。像傅公子這樣俊朗的人,奴才就沒見過第二個。”

皇上也同樣不記得總是不敢正眼瞧他的五皇子,但他不贊同成安的話:“長的好看的人,朕從前倒是見過一個,他若是長大了,肯定比你口中的傅朝瑜還要靈氣逼人、清新俊秀。”

成安茫然,沒聽說過京城哪家容色出眾啊。

皇上也沒解釋,只是腦海裏想起了八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時為了攻打南蠻,他禦駕親征,可惜中途因為流匪而落難,與侍衛軍失散。援軍未至,流匪卻時時在搜尋他的蹤影,可憐他當時還身無分文,情況險急。就在他走投無路之際,遇上了一個離家出頭去尋親的小少年。

那小孩兒不過十歲,生得唇紅齒白,靈氣十足,眉眼格外出挑,旁人打聽他家境時還會故意遮掩,不肯暴露絲毫,但因為年紀小沒什麽防備心,總能被他哄騙到,反應過來時又火冒三丈,怪好玩兒的。

皇上猜測,他應當是紀縣裏頭大家族家的小公子。他從未見過這樣好看的孩子,且又因對方身上揣著不少銀子,接濟過皇上幾次,他便對那小孩兒印象更好了。

可惜後來追兵越來越厲害,為了逃難皇上不得已“借”走了他的錢,並下定決心找到侍衛之後要找到這孩子,給他加官進爵。

……

“那他後來找到你了嗎,還你錢了嗎?”學舍內,聽傅朝瑜談及往事後楊毅恬天真地問了一句。

傅朝瑜難得郁悶地翻了個身,裹著被子憋屈道:“沒有。”

也怪他那會兒年紀小好騙,竟然真的相信他說的話,以為他是落難的貴公子這才將錢給了他。結果這人拿了錢後第二日便溜之大吉了,他找遍整個紀縣都沒找到這人。後來無意中瞥見一夥人拿著對方的畫像找人後,傅朝瑜才知道這人恐怕是什麽逃犯。

他嚇得半死,慶幸自己沒被這人連累。

再之後,傅家的管家跟家丁便找到了他,將他帶回了家。從此之後,他便再沒見過這個騙子了。這事兒給幼小的傅朝瑜帶來極大的傷害,也是從那會兒開始,他頭一次知道什麽叫人心險惡。

小孩兒的錢都騙,太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