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這邊的媽,搬出去單過了

洗膠卷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花了四十多分鐘就拿到了成片。

這時候已經開始盛行彩色照片,他們舍得花錢自然也要的是彩照。

鐘文姝湊上前去看,一共照了十二張,其中兩張明顯曝了光,人臉都看不清楚,剩下的倒是沒什麽毛病,至少她這個業余人士覺得還挺好。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四位老人家也很滿意,十張照片都要了,對於六塊一張的價格也半點兒沒猶豫,麻溜就要掏錢。

鐘文南很大方一位老人家送了一張,最後賣出去六張,收入三十六。

而且在看過關月留著的香山圖後,點名要鐘文姝給照著其中兩張照片給畫上兩幅。

不過他們就 不留下等了,讓畫好以後,照著地址給他們寄過去就行。

這麽聽起來似乎這一趟應該不少賺,但事實上所有事情告一段落後,幾個人湊在一起等著關月算賬才發覺,實際跟想象似乎差的有點兒大。

畢竟關月算賬的表情,越算越嚴肅。

等到關月放下筆,寶來最先開口。試探問道:“這是...虧了?”

還不待關月回話,北小弟就瞪大了眼睛:“咋會虧了呢?光照片就賣了三十六,三姐的畫也有二十,這加起來都五十多了!”

李寶來:“那不是還有成本,膠卷可不便宜,還有你姐的顏料錢,再加上咱們幾個的門票,一人就是十塊,這些可都是明晃晃的支出。”

眾人多少都有些蔫噠。

“虧倒是沒虧,”關月清清嗓子拉回眾人的注意力,“只是賺的錢比起我們花費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虧太多了。”

對於這個時代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沒花冤枉錢,付出了勞動和時間就能換回來看得見摸得著的錢那就不算虧。

但對那些目光已經放在前面的人來說,要用最少的成本換來最大的利潤才不算虧。

這裏的成本顯然包括時間和人力。

更何況他們這一次還有很多無成本的友情贊助。

比如鐘文南朋友的桑塔納和鐘文姝自費的顏料。

鐘文南和李寶來聽懂了關月話裏的意思,鐘文南直接開口問道:“最後結余是多少?”

關月把算出來的結果往前面一推,所有人的視線最先定格的都是畫了個圈的“22.8”。

六個人這一次凈賺二十二塊八,按照之前的分配來看,確實少得可憐。

“而且你們看。”關月指著其中的兩行,“租車和顏料這次沒有成本支出,但並不是次次都這樣,若是把這兩項加起來,咱們這次的盈利不超過十塊。”

啊這...確實是跟白幹沒什麽差別了。

“但是也別那麽悲觀,看這裏。”關月食指點了下門票支出,“這一項其實是不必要支出,除了小敏和小北必須去以外,咱們完全可以省下來四十塊錢。”

“還有洗膠卷的老師傅,咱們現在還是小生意不急,等到日後要洗的膠卷多了,那就可以和對方發展成長期合作夥伴,不出意外,這一項可以省下不少錢。”

“最後就是吃飯的問題,顧叔不肯給優惠,這一項咱們完全沒有利潤可談,所以當務之急咱們確實需要找一個願意合作的廚師,當然同時還得有個好的環境,在解決這些之前,咱們還是得繼續在顧叔那邊定位置。”

“更何況,咱們不一定每次都能訂得到。”

廚師不難找,難找的是有自己手藝的廚師。

家常菜誰都會做,這又是為什麽顧家的菜賣的貴,但是不缺人吃的原因。

這一樁樁一件件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還不少。

也正常,萬事開頭難,經驗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就像關月所說,大家現在都是個不會走路的孩子,要記住每一個摔跤的點,才能讓下一次走得更順。

----

晚上賀實下班回家,就看見他家的外屋的桌子上,擺著不少錢。

脫下外套,賀實湊上前仔細瞧了瞧:兩塊、兩毛、五分、兩分和一分各一張,都是嶄新的。

不待賀實問,鐘文姝笑嘻嘻把自己塞在賀實和桌子中間,面對著賀實一臉求表揚:“這可是我第一次的股份分紅~”

賀實從不會吝惜自己的誇獎,他揉揉眼前人的頭,很配合誇獎:“真棒!”

鐘文姝滿意了,轉了個身一張張把錢收起來:“我要把它收好做珍藏,賀石頭你再給我做個相框吧,我想把他掛在墻上。”

“這是要留著當傳家寶了?”

“可不是,我宣布,從今以後這就是我的寶了!”

“行,明兒我就做把相框弄好,把這傳家寶供起來。”

兩塊二毛八其實不多,甚至對於鐘文姝的畫稿來說不值一提,但這感覺是真不一樣。

白日裏也確實遺憾過太少了,畢竟誰也不會嫌錢多,但等這錢拿到手裏,滿足感一直沒下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