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們準備好了

接下來一天的時間,鐘文姝一直是氣鼓鼓的,沒人買東西的時候就隨機找一位嬸子問一句“過不過分!”

嬸子們還能怎麽辦,沒看這小丫頭都快哭了,她們敢不附和嗎?

要是真哭出來,別讓來買東西的人誤會她們一起欺負人,那可就真的說不清楚了。

於是乎,嬸子們哄了鐘文姝一天,也沒搞清楚這丫頭到底是覺得什麽過分。

不過嬸子們秉承著就近原則,兩兩湊在一起小聲嘀咕。

這個問:“小鐘到底在說啥?”

另一個答:“你這還不懂?那肯定是小關沒和小鐘提前說,這不生氣了!”

“那還真挺氣的,這弟弟和小姐妹處對象,當姐姐的領證的時候才知道。”

“那是挺慘的,她倆得不得鬧起來?”

“不知道啊,不過我覺得多半得鬧!”

嬸子們想想,突然覺得被安慰到了。

“劉姨,你就說過不過分!”鐘文姝又開始了。

“快快快,那丫頭叫你,趕緊的,人快哭了。”

“誒!對對,太過分了!”劉姓嬸子繼續微笑敷衍。

最後下班時間一到,鬧騰了一天的小鐘走的時候,嬸子們就差列隊歡送了。

那麽自然,壓力就給到了關姓當事人。

但是讓嬸子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小年輕是結伴來的,看樣子似乎還挺不愉快。

嚴格說,是一個在哄著另一個。

肩負著全供銷社期望的趙梅湊近了兩人,剛開口說了倆字,就被關月打斷:

“趙姨,咱倆等會兒說啊。”

然後,關月又轉頭對鐘文姝道:“好了好了,不氣了啊!”

鐘文姝委屈巴巴:“可是真的很過分!”

關月:“對對,過分!”

行吧,這倆人還有內部矛盾要解決,她們再等等。

兩位年輕同志偷偷擊掌表示合作愉快。

就這麽等了不知道多少天,兩個人總算是和好了,嬸子們的話題已經變成了知青回城一事兒。

從今年年初開始,各地都陸續有了回城的名額,但也不知道咋回事兒,他們這片兒明明家家戶戶都有在鄉下的孩子,可愣是一個回來的都沒有。

直到四月中開始,才有了消息。

很多老三屆早就沒了希望在當地娶妻生子,這樣的機會自然落不到他們頭上。

還有一些因為不通人情世故,自視清高,得罪了當地的大隊長,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名額落在了同伴身上。

鐘母自然也盼著小兒子能回來,一封封寄過去都沒得到想要的消息。

鐘父見此只能安慰:

“小北才去多久,你看這回來的不都是走了五六年,隔壁院那個楊家,兒子是老三屆,這去了得有八年了吧?”

“我知道,但是萬一呢。”

“等等吧,也許就像你說的,萬一呢。”

微弱的希望那也是希望。

書信越堆越高,北小弟始終沒能回來,但京中的氣氛漸漸有了變化。

老爺子越來越頻繁研究報紙,時不時就和童老爺子嘀咕些什麽。

鐘文南亦是如此,這些年他多少往上走了走,再加上天生的敏銳感,他從層層迷霧中找到了那條看起來最有可能的路。

如果真是那樣,那是不是他們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真是那樣,那......

有這種敏銳度的不止爺孫倆,像是關遠志,像是馬局長,還有無數個鐘老爺子這樣的人物。

當然也有不以為意的。

而鐘文姝是在被老爺子叫回家的時候才知道了點兒皮毛。

老爺子也沒多說什麽,他直接告訴家裏的這些孫輩,全都去學習!

見縫插針,頭懸梁錐刺股都得去學!

鐘文東不明所以,傻愣愣問為啥。

老爺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同樣一頭霧水的鐘文婷夫妻,想想他們的學歷,幹脆揮揮手讓這些人先各回各家。

有些話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說法。

這不是偏心,只是最佳方案。

等到屋子裏只剩下鐘文姝和鐘文南夫妻倆,老爺子關緊了房門,將自己的猜測全盤托出。

鐘文南越聽眼睛越亮,像是找到知己般,也說了自己的想法。

鐘文姝和關月對視了一眼,也沒有了一開始的漫不經心。

三天後,帶著老爺子親筆信的包裹寄往了一南一北。

親眼看著郵遞員接下包裹,老爺子的眼睛都有點泛紅。

希望那條路是真的。

“你說會是真的嗎?”夜已經深了,鐘文姝卻是毫無睡意,喃喃的話也不知道是在問誰。

賀實雖沒參與祖孫之間的小會,但聽了媳婦的轉述再聯想到馬局長似是而非的話,心中的天秤也開始傾斜。

“不管是不是真的,試試吧,就算不是,咱也不虧。”話沒說滿,但也足夠表明自己的態度。

鐘文姝翻了個身,面向賀實,深呼一口氣,堅定道:“我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