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年快樂

團圓宴前一掛炮,來年鐵定樂逍遙。

聽見鐘父招呼吃飯的聲音,南北兩兄弟一人拿著一掛炮往院子裏跑,大果子踉踉蹌蹌跟在兩個叔叔後面。

大嫂王蘭怕兒子有什麽事兒,也跟著去了。

鐘文姝也想去,剛站起身就被鐘文西攔住了:

“姝姝,小敏有東西給你。”

說著,從背包裏掏出一封有些皺巴的信封。

這時候,鐘文姝哪裏還記得放炮的事兒,拿起信道了聲謝就跑回了耳房。

鐘文西的年假不算多,接到家裏的信特地先去看了看在鄉下的鐘文敏,住了兩天,讓村裏人知道鐘文敏這個小知青不僅家裏惦記,在軍隊也是有靠山的,想做什麽得掂量掂量。

“文西啊,小敏在那邊咋樣了?”鐘母看著小閨女跑出去的背影,終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二嬸,您不用擔心,小敏如今可厲害了,跟他們那兒的一個女知青一起建了個房,做飯什麽的都單獨來,省事兒呢。”

“那能安全不?”

“就在知青院後面,安全沒問題。”

“沒凍著吧?”

“沒,我看了,柴火一大推,燒一個冬天還多。”

“這孩子,能弄那麽多柴火?”鐘母眉頭都皺起來了,別是處了對象,對象給弄的吧?

鐘文西不知道鐘母心裏的想法,喝了一口餃子湯,舒服得嘆慰一聲,才開口:

“小敏和她同屋的女知青兩人一起請村裏人給建的,給了東西。”

“那就好,那就好,吃飽穿暖就好。”說著,鐘母又笑著對鐘老爺子道,“爸,這下您放心了吧?”

“放心啊,都是有出息的孩子!”

心心念念的孫子回來了,孫女又過得好,鐘老爺子今天的笑就沒停過。

另一邊,鐘文姝進了耳房,門都來不及關,直接撕開了信封。

不多,信紙就一頁,寥寥幾行,是熟悉的字體。

敏敏說,那邊天太冷了,大雪沒了膝蓋,雖然還能去縣裏,但她怕冷,不願動彈。

“就是懶,害我白白等那麽久。”嘀咕著,也繼續看著。

敏敏說,四月份來吧,村裏老人說那個時候雪化得差不多了,做什麽也方便。

正巧她搬出去住了,到時候她們母女去也能有地方住。

敏敏還說,肉票已經準備好了,只等著自己來,來了就讓鐘文姝吃個夠。

落款:鐘文敏。

“什麽嘛,也不說想我。”鐘文姝吸吸鼻子,聲音小得自己都聽不見。

“姝姝,快來,鞭炮擺好了,快來!”

“誒!來了來了!”聽著鐘文南的大嗓門,鐘文姝將信塞進抽屜裏,應聲出了房門。

院子裏,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出來了,大果子在北小弟懷裏乖乖待著,鐘文南已經準備點炮。

見著鐘文姝出來,手往前一伸,幾秒過後,轉身就跑。

“耳朵耳朵,兔崽子,捂好耳朵!”

“你小子站遠點,別蹦到臉上!”

“看著點弟弟!”

“......”

嬸子們招呼自己孩子的聲音,被震天響的炮仗聲掩埋。

孩子們無論大小,根本不在怕,嘻嘻哈哈,你退我躲。

這熱鬧呦,前院陳家的孩子也都被吸引過來,童家老夫妻也笑呵呵來看了。

放完一掛還有一掛,後院的大人們也都出來了。

像是應景,隔壁院子,隔壁胡同,鞭炮聲此起彼伏。

舊年的最後一天,彼此笑笑,誰也不觸誰的黴頭。

鞭炮放完,一家子也該吃團圓飯了。

這團圓飯不拘時間,只要人齊了,只要那一掛鞭炮響了,那吃的就是團圓飯。

鐘母極力邀請了前院的童家老兩口一起上桌吃。

“紅娟呐,我們兩個老東西就不去了,你們一家子好好吃。”

甭管是真心還是客氣,童奶奶笑著拒絕了。

家裏的飯菜都做好了,不多,他們老兩口聽著收音機吃著飯,也是過年。

鐘母也不強求,端了一盤煮好的餃子,添個喜氣。

童奶奶也回了一盤餃子,道了聲新年好。

鐘於兩家加起來十四口人,桌子圍得滿滿當當,筷子還拿不穩的大果子也被允許有一個座位。

剛坐定,鐘母招呼著先吃魚。

一人一筷子,就被端下了桌。

年年有余,剩下的可不興動。

大果子極愛吃魚,鬧騰著還想吃一塊,被鐘母無情拒絕。

“一人一塊,剩下的明天吃。”

大果子撅嘴,委屈巴巴應了。

大姐鐘文婷母性光輝泛濫,摸了把小家夥的頭,笑道:“玲玲太小吃不了魚,大果替妹妹吃這一口好不好?”

那當然是好了。

於是,大果子特別滿足替小表妹吃了一口年年有余,也不委屈了。

剩下的菜就沒那麽多講究了,菜色不算特別精致,但管飽,盡管吃就是。

因著離家六年的侄子回來了,鐘父特別大方拿出了珍藏的茅台,給家裏的男人們都倒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