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下鄉與工作

“接受命運,笑對生活”這件事本就不容易,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尚且需要時間緩緩,更別提只有十七歲的鐘文敏。

所以當心中最後一絲僥幸被碾碎,未知的前路讓鐘文敏本能地拒絕了旁人的寬慰。

最後是鐘母敲開那扇緊閉的房門。

鐘文姝不知道那晚母女倆究竟談了些什麽,她只知道,第二日太陽照常升起,鐘文敏看著自己笑了。

那笑容裏有一些她看不懂的東西,至少十七歲的鐘文姝是無法體會的。

鐘母的好酒外加鐘父的面子,終究是將鐘文敏下鄉的地方定在了距離鐘文西部隊不算遠的東北,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棉被棉衣這些的暫時不需要,鐘母打算過些時日給鐘文敏寄過去,不然大包小包的坐火車也不方便。

主打輕裝上陣,只要不是必要的東西都給鐘文敏寄過去。

鐘文婷在旁邊看著,好幾次都想張口說一句:這麽大的包裹二妹到時候怕是也搬不動。

但又細想,分幾次搬回去總比現在一次性帶過去好,於是鐘文婷也將她家一個沒用過的暖水瓶塞進了寄送的包裹裏。

不止鐘文婷,其他人也沒少給鐘文敏添置東西,像鐘老爺子更是買了塊手表給孫女,不過也多番叮囑:小心些,別露富。

鐘大哥夫妻除了二十塊錢,王蘭還咬咬牙拿出了一雙一直不舍得戴的手套。

鐘父則是悄悄貢獻出了私房錢,有多少,就只有父女倆知道了。

至於姝南北這三個窮鬼,掏空了家底只湊出來不到六塊錢,這裏面南北是大頭,畢竟這倆兄弟是有“房租”可以收的。

最後鐘文敏的包裹也就是錢票證件、幾件貼身衣物和火車上吃的幹糧。

下鄉的知青除了一朵可以戴在胸前的大紅花,還有不算少的錢票補貼。

鐘母實在不放心,這年頭火車上不安全,哪怕車廂裏大多數都是下鄉的知青,可誰也不能保證沒有意外發生。

於是鐘母在鐘文敏的內衣裏縫了兩個小口袋,把大頭錢票都塞了進去:

“眯覺的時候也警醒點,也別沒事就去碰前面,不能讓人知道你有錢。”

“到了下鄉的地方也別露富,別人吃什麽你就吃什麽,偶爾吃點好的沒啥,不能天天吃知道不?”

“你爸已經給文西去了信,只等他休假去看你,到時候不用遮掩,讓那裏的人知道你有靠山是好的,只是你得注意,不能仗著文西亂來,不然出了事兒大家都沒好處。”

“還有啊小敏,你還小,婚事兒什麽的咱不急,不管是知青還是鄉裏的人都不能處對象知道不?”

這是鐘母最擔心的一點,下鄉後戶口都跟了過去,翻了年鐘文敏就滿十八了,萬一被人哄騙著扯了證,那就真的回不了城了。

“為什麽知青不行?”鄉下的莊稼漢鐘文敏看不上,但是同是城裏去的知青還是可以的。

鐘文敏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年年都有下鄉的人,能回城的卻是寥寥無幾。

自己總不能一輩子不嫁人,相比大字不識一個的莊稼漢,知青是最好的選擇。

鐘母一巴掌拍在鐘文敏腦袋上,放下手裏的活計,決定跟她好好掰扯掰扯:

“下了鄉的知青說是城裏來的,但戶口都跟著下去了,跟村裏人又有什麽區別?可能還不如村裏人!”

鐘文敏滿眼不相信看向鐘母,其中還有自己都沒察覺到的恐慌。

“別覺得你媽我在唬你,那村裏人的根就紮在那兒,你腿倒騰快點,嘴甜點,消息都能打聽出來。

知青呢?天南海北去的,你知道那知青家裏究竟是個什麽情況?天高地遠,臭的都能給你吹成一朵花,被人騙了你都不知道。

而且城裏這邊我和你爸你爺爺都給你留意著,萬一有了回城的機會,結果你在那邊結婚了,還回來個屁!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話落,鐘母不再開口,繼續縫口袋,留閨女自己琢磨。

鐘母的話給了鐘文敏不小的沖擊,沉默良久她開口:

“媽,我下了鄉,你們真的還會管我嗎?”

“我好不容易拉扯大的閨女,沒享半點福,還能說扔就扔了?”

<img src="../Images/d84d39803e23ddf27566f671d2f63716" alt="">

七八十年代供銷社---2023.6.6【和平菓局】

一九七二年七月底,鐘文敏身上沾滿了妹妹的鼻涕眼淚,很是嫌棄地帶著兩個包裹坐上了開往東北的火車。

三天後,鐘文姝頂替了鐘母供銷社的工作,穿著鐘母親手做的新衣裳站在了櫃台前。

新來的水靈靈的大姑娘,又算是個熟面孔,自然是得到了大家的關注。

其中一個和鐘母一直不太對付的中年售貨員,見到鐘文姝就不懷好意地問了一句:

“文姝啊,你家二姐應該到地方了吧?聽說是東北那塊兒,比咱們這兒可是要冷多了,也是個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