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箭四雕(第3/4頁)

江淩沒說讓袁謹頂下這個罪名。

但是太子聞此,早急不可待,上前又踢了袁謹兩腳,道:“這事與本太子一點關系都沒有,都是你們這些陰險小人所為。江相,你辦了他們,抄家補賠!孤不信一個福建路知府再加一個袁家,還補不回這九十萬兩銀子!”

所謂時窮節乃現。

王青雲在旁邊聽到太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只覺得心中最後一點念想都沒有了。

袁家雖是貪了不少,可是袁相及袁家也確實對太子算得上是鞠躬盡瘁了。

太子怎麽能這樣涼薄無情?她原以為,太子對袁家,多少有幾分情分的。

剛才浮起的念頭在這一瞬間,變得無比堅定。

這大好的江山,這天下的百姓,不能交給誠親王那樣能幹卻狠毒的人。

也不能交給太子這樣庸碌無恥又涼薄的人。

她心意既決,目光深沉,投向江淩,似在詢問。

江淩自然不可能知道她在想什麽,可是兩人眼神一對,江淩卻微微閉了閉眸子,似乎在勸她放心。

她捏緊的拳頭,慢慢松開了。

有江淩在,此事必成。

“袁謹,這事十萬火急。我給你們袁家十天時間,不管你們用什麽法子,補上這筆銀子的虧空。皇上病重,馬上又要過年,我也不想皇上憂心。等你們補好虧空,我算你們一個自首,再替你們向皇上求情。”江淩這時才道。

王青雲心情激蕩,眼中發熱。

果然不愧是江淩。

如此,既救了太子,也救了皇上。

若是不然,這事一旦叫皇上知曉,盛怒之下,這個年,還真未必能安安穩穩地過去。

這樣仁厚的心思,這樣絕妙的手腕。

皇上真是選對了人。她也選對了人。

袁謹聞言早忘了自己剛來時的模樣,沖著江淩感恩不盡,磕頭如搗蒜。

江淩便讓他去了。

等袁謹走了,太子才驚魂未定道:“可……可還有那……那禦史,他們可不會等孤十日!”

江淩淡淡一笑,道:“我自會跟他好好談談。剛好,他在宋修的舉報名單之上。”

太子先是一愣,隨即縱聲大笑。

王青雲也扯了扯嘴角,看向她爹與王青山。

王尚書忙道:“江相天縱奇才,救了太子殿下,也是我們王家的大恩人。”

王青山亦道:“樞府當年日贊襄,隱然一柱在明堂。如今有江相在朝,萬事安矣。”

江淩拱了拱手,道:“王大人過譽了。其實這事,還沒算了結……”

太子此時早心悅誠服,不敢有半分輕視之心,忙問為何。

江淩道:“雖然挪用海防銀子的事,是袁家與福建路知府所為,可……誠親王豈會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最遲年後,他必然用此事再大做文章,到時候怕難善了。”

江淩頓了頓,面露憂色,似乎想到了什麽,道:“還是要早作準備。”

太子忙急道:“準備,當然要準備。以你之見該如何準備?”

江淩看他一眼,凝神想了想,道:“誠親王籌謀多年,一心想扳倒殿下。想的不過是殿下倒下,皇上便會立他為儲。也只有皇上讓他斷了此念,他才會真的死心。只要他死了心,必然反過來巴結殿下,到時只要他識時務,就絕不會再深究此事。”

太子拍手道:“孤何嘗不想如此。可是父皇母後從小就對他甚是偏愛,對他下不了狠心。其實只要一首聖旨,讓他到外地就番,他也就死了此心。”

王青雲此時已經完全明白江淩要幹什麽了。

不由暗想,江淩真是絕頂高手。

這時才圖窮匕見,而且還是太子自己求著江淩,一步步被往坑裏帶的。

轉念一想,更覺心驚。

不知禦史要參太子這件事,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江淩設的圈套?不然怎麽剛剛好那個要告發的禦史,就是在宋修名單上的人?而且今日他來時,並不知所為何事,怎麽就剛剛好帶了那福建步帥的折子?

這事就算不是江淩的圈套,此時提出皇太孫的事,那也是思慮周詳,將計就計,借力打力。

不管怎樣,都是極高明的辦法。

讓照兒作皇太孫,眼看就一步之遙了。

她忙看向她爹。

王尚書此時似乎也明白過來,與王青山對視一眼,卻不敢輕易插話,怕節外生枝。

“外地就番,前幾年也就罷了,現在皇上的身體,無論皇上還是皇後娘娘都不會同意的。他可是幼子啊。”江淩道。

“那還有什麽法子呢?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怎麽到了孤這裏,父皇母後就一味溺愛他呢。哼!”太子憤然。

“這也是人之天性。見到年紀幼小的,都難免生出些憐愛之心。就說我吧,明明長子浙哥兒,也才不過是七歲,比小殿下才大了一歲,可我瞧著,就是沒有那最小的東東可愛。便是我家夫人,你們都知道,她向來是最明白不過的一個人,也是成天抱著東東,左親一下,右親一口。倒把兩個大的都不知不覺,扔在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