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通百通(第4/4頁)

此消彼長,看來太子真的危險。

就聽司禮太監宣他們覲見。

錦魚便跟在江淩的身後一起朝長亭內走去。

一時進了長亭,就見地上已經輔了紅毯,倒比外面土路跪著少受些罪。

兩人跪倒拜見之後,才被叫起,站立一旁。

太子便道:“你們怎麽在路上走了這許久?倒惹得父皇掛心,今日還在垂問!”

開口就是責備。

皇上相召,卻行動遲緩,確實有藐視君上之嫌。

江淩垂眸回道:“此次回京是正常調任,臣萬沒想到皇恩如此浩蕩,是臣愚魯無知了。”

亭中一時闃然無聲,只聽得風吹得亭外樹葉沙沙作響。

江淩這話說得極妙。

他強調這次回京,是正常調動,所以不用著急趕路。說皇上垂問,是皇恩浩蕩,並不是因為他回來晚了。

政治是最微妙的。

皇上的任何消息,都可能會激起千層浪。

之前皇上急詔,確實是病重,怕有個意外,這才密詔江淩即刻進京。

可後來皇上又改了主意,讓他正常交接之後再回京。分明就是想壓下自己病重的消息。

錦魚當時有問過江淩,要不要他先趕回京。

江淩道:“我若如此,豈不是叫天下人都猜到,皇上命不久矣?到時鬼魅魍魎怕都按捺不住了,天下豈不大亂?絕非皇上樂見。”

所以他們才慢慢行來。

可是太子卻不知輕重,當眾問出這樣的問題,才是真正的愚魯無知。

“皇兄,江學士深得皇上器重,他既已經回來,我就替他求個情,請皇兄不要降罪於他。”

誠親王開口。表面是求情,其實是把太子的不知輕重,愚魯無知描得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挑撥了太子與江淩的關系。

錦魚暗暗嘆了一口氣。

這些年,青雲面對這樣沒有智慧的太子,怕實在是難過吧?

他們要幫青雲,就得幫這樣的太子,還真是為難。

沒想到這時,她就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響起:“殿下,衛家妹妹是我結義的姐妹,臣妾也替他們求情,請殿下莫要怪罪他們。”

正是王青雲的聲音。

錦魚:……

青雲為什麽也要跟著誠親王落井下石?

難不成,誠親王這樣厲害,連青雲也收服了?

正驚懼,就聽太子怒道:“本太子不過說他一句,你們一個個就急著替他求情,怎麽,江淩是什麽金童神君,本太子連說也說不得了嗎?”

錦魚:……

太子先開口責備江淩,可能並無降罪之意。

可誠親王與王青雲卻跳出來替江淩求情。

如果太子夠聰明,就該否認,然後對江淩表現得親切一些,這事也就過去了。

偏他竟逆反起來,不但不否認,還赤裸裸地表現出對江淩的不滿。

這是不用別人挑撥,他自己就與江淩為敵,自己把自己架在火上了。

江淩會怎麽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