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長亭人滿(第3/4頁)

雖說他們在青州也有很多好朋友,與豆綠姨的兩個孩子也是打小形影不離的。

可母親嘴裏的祖母外祖母,伯叔舅姨,還有堂兄妹表兄妹們,一個個數不過來,還是讓他們好奇。

東東坐在一邊,一邊扳著自己的小腳丫玩,嘴裏仍一直嘟囔著“祖母外祖母”。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就聽外頭圓兒興奮地叫了起來:“夫人,不得了,快到長亭了,好多人呀。”

滿兒坐在門邊,忙打了馬車的簾子。

錦魚一眼看去,就見長亭內外確實是人滿為患。

不過隔得有些遠,也看不清那些人誰是誰。

江淩騎馬走在車邊,見她掀了簾子,笑道:“怎麽大家消息都這般靈通?”

錦魚卻微蹙了眉頭,道:“按說賢哥兒與寧哥兒派去的小廝來回,也不會這麽快吧?莫不是來接別人的?”

江淩想想,覺得甚是有理,便笑笑不語。

及至到了長亭處,卻見一窩蜂似地湧過來不少人,都是男子,大多穿著襕衫,頭戴帽巾,尤以青色為多,朱色次之,零星還有紫衣。

錦魚正詫異,江淩已經縱馬上前,下了馬與那些人招呼起來。

卻原來真有不少人是來迎江淩的。

錦魚臉上一紅。

她只想到了家裏人,沒想到江淩雖然離京八年,可輾轉地方,在官場上早結了不知道多少緣分。

她正詫異,卻赫然見江淩領著幾人前來。

當中一人穿深紫色的圓領襕袍,頭戴展腳襆頭,腳穿六合皂靴。身形高大,神態激動,正是她爹景陽侯。

她眼眶發熱,忙帶孩子們下車,迎上前去。

八年不見,她爹須鬢半白,面貌倒沒見得老了多少。

還未走近,她就要跪拜,景陽侯早大步搶前,一手抓住她的胳膊,道:“不必多禮。”卻又拿眼不住地打量她,眼中泛紅,半天聲音微顫,道:“老太太跟你娘自打接了你的信,一天能念叨八百回。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他又去看三個孩子,見都長得跟年畫上的金童一般可愛,尤其是最小的東東,面皮如玉,與江淩最相似,實在是好看,忍不住抱起來,就親了一口。

東東抓住景陽侯的胡子,亂叫:“祖父外祖父。”

景陽侯哈哈大笑,糾正道:“外祖父!”

東東眼睛滴溜溜地看錦魚,錦魚忙也教他一遍。他才稚聲喊:“外祖父!”

景陽侯開心至極。

錦魚也忍不住笑,見四周圍得人一層一層的,不由想不明白,便問景陽侯是怎麽知道他們今日到的。

景陽侯手上抱著東東,舍不得放,臉上一紅道:“我一早得了東橋驛驛報,知道你們今日必能進京,本也打算下了朝過來。誰知皇上突然動問,說江淩怎麽遲遲還未回京,我便如實稟報了。”

錦魚:……

他們昨夜住在東橋驛。

所有的驛站都是兵部所轄,難怪她爹立刻就知道了。

從東橋驛進京,本來午時就該到了。

想來必是這消息一出,與江淩有些交情的官員,下了朝不及回家,便都約了一起來這長亭接風。

這才盛況如斯。

可是他們人多,孩子也多,拖拖拉拉,又在泉水鎮吃了中飯,這才拖到未時。

因見並無女眷,正要退回車上,卻見江淩旁邊站著的朱衣青年越眾而出。

那人面貌精致,神態傲然。錦魚不由叫激動地叫了一聲:“二弟?”

如果從鐘微那頭算起,她可以叫王青山妹夫。

但她與王青雲結義之後,王青雲便讓她喚王青山一聲二弟。

王青山傲然的神色頓時化去,也親熱地叫了一聲:“二姐。”然後笑道,“你弟妹聽說你要回來,高興得給宏福寺送了八百兩銀子。又說要來接你。可她如今身子有些不方便,因此我今日便沒跟她說。怕她跑了來,人多有個閃失。”

錦魚雖不明白鐘微高興她回來,為什麽要給宏福寺送八百兩銀子,卻也忙道:“不急不急,我定然登門去瞧她去。”

說話的功夫,又擠過來一人,紫袍襆頭。臉龐厚實,卻是原來的宜春侯世子,如今的宜春侯。人比原來胖了不少。

錦魚忙叫“姐夫”。

宜春侯笑道:“我算算路程,只當你們午時就到,怕通知了你姐姐,等她趕來撲個空。早知你們這陣子才到,就該叫她一起來接你們的。”

錦魚笑著擺擺手。

雖說八年未見,可兩家沒斷過信件往來。

這些年錦熙過得不錯。

錦魚離京沒多久,老宜春侯就因病沒了。錦熙的婆婆想不開,竟跟著就病了,沒兩年也沒了。

如今錦熙就是正經的侯夫人。雖然沒有誥命,可在宜春侯府還是可以作威作福的。

出門在外,許夫人的事早成了陳年舊事,很少有人不知進退地故意提起。也別人敢小瞧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