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現學現賣(第4/4頁)

就住在紫竹齋。通往望燕樓的月洞門先暫時鎖了,以免那邊施工,影響到秦氏跟寧哥兒。

轉眼便進了臘月。

錦魚早提前聯系了王青雲和宏福寺。

因為去年宏福寺施粥天下皆知,今年京中閨秀想要參加的人實在是多不勝數。尤其是有待嫁閨女的人家。

一打聽,太子妃把這事交給了衛五娘子。

一個個都往忙往錦魚的怡然居跑,出手一個比一個大方。

錦魚見捐來的銀兩實在太多,今年天侯也正常,沒有什麽災民,便跟王青雲商量,不如把這些錢分出一部分來,派給各處的慈幼局,及京中在籍的鰥寡孤獨貧困人家。

王青雲自然同意了。

於是臘八節那日,除了宏福寺,整個京城的慈幼局及貧困人家,人人都分到了太子妃送的香香濃濃的臘八粥。

太子妃的仁德賢名再一次傳得轟轟烈烈。

而經此一事,眾人也都知曉。

太子妃在宮外的幫手,不是繼母王家夫人,不是未過門的親弟媳婦,而是衛五娘子江三奶奶。

一時衛五娘子江三奶奶的大名再度為京城百姓所知。

女人們多稱她為衛五娘子。

男人們則多稱她為江三奶奶。

過年時,她跟江淩都怕上門的人太多,招待不過來,索性回江家,從年三十住到了十五。

江家此時的日子早殷實起來。

宏福梨膏不但在京裏賣得極好。還有人販了到各州府去。

一年能有上萬銀子的收入。

江家的男人們也都有了些差事。

雖差遣都是六品以下,但一家子都興隆起來。

錦魚與江淩初三日回了景陽侯府。

當天,出嫁的女兒們,錦熙錦蘭錦芬都回來了。

只獨缺了錦心一個。

這回倒不是錦心不肯來,而是她早在十一月初,便跟著柳鎮顧茹去了邊關。

錦魚二月十二在國色天香園辦了生辰宴。家中大小全都齊了,還有能來的朋友。

錦芬也來了,偷偷拉著錦魚說,錦魚上回去過周家後,周家便沒再打她那筆錢的主意,好生感激。

錦魚想想,過去姐妹間那些小事,也沒什麽好計較的。便囑咐她好好養身子,順利生下孩子才是正經。

進了三月,皇上果然升了江淩一級,仍想留他在樞密院任職。

可江淩也不知道怎麽勸說皇上的,皇上同意了他外放。

外官品階比京官略低,便委任了從四品的兩浙路知府。

算是一口氣升了兩級。

兩浙路是極富庶之地,實在是個人人爭搶的肥缺。

可見皇上確實對江淩不薄。

過了寧哥兒一歲的生日,參加完鐘微王青山的婚禮,四月初,錦魚便與江淩離京赴任。

接下來八年,江淩累官從兩浙路知府,升到京西南路知府如樞密直學士,再升到京東東路知府樞密直學士,已經是個歷練豐富的三品大員。

錦魚也沒閑著,各處收集奇花異草之外,肚子還挺爭氣。

先在兩浙生下一子,又在京西南路生下一女,到京東東路又生下了一子。

這一年剛過完中秋不久,江淩突然接到皇上密旨,命他即刻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