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小題大作(第4/4頁)

也不肯去給劉氏負荊請罪,接她回來。反嚷著要休了劉氏。

兩人鬧到這個地步,誰也勸不住。

衛二郎則跟楊氏提出要去給許夫人守墓,兩人帶著孩子去了衛家祭田莊上暫住。

錦魚覺得他們也是想避避京裏的風頭。

等三年後回來,許夫人的事,也早就叫人遺忘得差不多了。

樓姨娘跟錦柔倒是有野心,想接過侯府的中饋,可老太太瞧不上她們母女兩個。

杜姨娘為人本就有些遲鈍,一門心思都在自己的兩個年幼兒女身上,既沒心思也沒本事來管侯府。

因此老太太只得讓花媽媽派人暫時打理著。

仍是用劉氏留下的那些人。

好在劉氏的人,原本也是老太太娘家的人。

花媽媽倒也管得住。

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這些錦魚都知道。可是也不想再插手。

老太太的心思她多少有些明白。許夫人沒了,她娘也沒理由一直住在樸園。

她早私下問過她娘。

她娘說:“我現在回去作什麽?回頭你爹再續了弦,我難不成再搬回來?寧哥兒又怎麽辦?”

錦魚想想也有道理。

其實她也想過。

看她爹如今消沉的模樣,大約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想要續弦。

她私心裏自然是希望她爹再不續弦才好。最好像錦蘭說的那樣,把她娘給扶正了。反正她娘現在有個誥命在身。

但是許夫人與她爹到底幾十年的夫妻,許夫人又是她爹親自出面,勸說自盡的。

許夫人自己死了也就算了,還連累了四個孩子。

她爹到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呢。

因此這一向都是呆在景陽侯府,沒有去過樸園。

她若是去找她爹問扶正的事,未免顯得太過迫不及待,也太過刻薄了。

再說,這也只是她的想法。

也沒問過她娘想不想。

怕她娘真的對這事有了指望,回頭她爹又續了弦,豈不是白讓她娘傷心?

老太太自己抹了一回眼淚,見錦魚沒吭聲,只得道:“如今許氏也不在了,誰能給你姨娘難受?你就別攔著你娘回侯府了。”

錦魚早有準備,立刻道:“還有大哥哥呢。我娘回來了,大哥哥能容得下她麽?沒得又鬧起來。”

老太太卻是怒道:“他敢!那個糊塗種子,就該叫你爹把他捆起來,在祠堂裏好好打一頓!”

要說她爹對這幾個孩子,尤其是許夫人的孩子,從小還真是有些溺愛。

衛大郎犯的錯不比衛三郎小多少。

可是她爹只是打了衛三郎,還把衛三郎逐出了族,卻連罵都沒罵衛大郎一句。任由他日日關上院子裏酗酒打人,指天罵地。

老太太罵完,又流了淚,道:“我還有幾日能活?叫寧哥兒回來府裏住著,我也能多看他幾眼。你就這麽狠心麽?”

錦魚不免有些抵擋不住,心都軟了。

可是她娘的想法也沒什麽錯,她娘不願意,她能怎麽辦呢。

她想了想,婉言勸老太太道:“如今我娘若是帶著寧哥兒搬回來,怕是侯爺也不安心呢。要我說,倒是大嫂子的事更急些。她也在娘家住了有一個多月了,難不成還能一輩子住在娘家不成?老太太不如派花媽媽去勸勸大哥哥,去給大嫂子認個錯,接大嫂子回來。她回來了,這府裏也有了管事的人,花媽媽也能松快松快。”

花媽媽在一旁聽了,笑道:“五姑奶奶,我可沒少去勸。可也勸不動。不如你想想法子?”

錦魚:……

姜是老的辣。這球又給她踢回來了。

她還真不想去勸衛大郎。

衛大郎這動不動就打人的脾氣,實在可惡。

這次衛大郎不低頭,她覺得劉氏就不該回來。

她們這裏互相推諉,老太太在旁邊聽了,有氣無力道:“這事你不管,也就算了。倒是錦熙那裏……你得空瞧瞧她去罷,也幫她一把。”

錦魚一怔。

她這一向也是深居簡出。

之前錦蘭來時,也沒提到錦熙。

她向來覺得錦熙有宜春侯世子護著,自己又是個聰明的,不用她操心。

難道錦熙有什麽事?

忙問花媽媽。

花媽媽道:“你別的不想,單想這重陽節,她哪年不回家來瞧瞧老太太?今年卻是只送了份潦草的節禮。我便問那送禮來的陪房,一打聽才知道,她婆婆如今待她是越發不好。她還壓著下頭人,不讓告訴咱們。說怕老太太操心。”

錦魚:……

錦熙是錦熙,她心裏,是真拿錦熙當姐姐的。

看來,她得走一趟宜春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