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善大福(第2/4頁)

錦魚轉眸看向江淩,卻見他手上拿著一卷書冊在看。

她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

江淩自從做了這個樞密都承旨,便開始苦讀。這回讀的,不光是史書,也不光是各部的律令,還有詩詞文章。

只因如今到了這個位置,如何寫好一份折子,非下苦功不可。

當下便不吵他,正要挪開些,往大抱枕上趴去,江淩卻擡了眼,嘴角微揚,道:“嫌我肩膀不夠軟和麽?”

錦魚翹起嘴角:“怕累著你。”

江淩的眼眸中便透出光:“我想你靠著我。一輩子都靠著我。”

錦魚知道,這個靠,並不光是靠肩膀的意思。

她忙又倒了過去:“你是我的夫君,我不靠你,靠誰呢?”

江淩笑笑,伸手把她的頭攏到肩窩裏,調整了一個坐姿,讓她靠得舒服些,這才又拿起書來看。

錦魚見是一本《小石潭記》。

這篇她倒也讀過,文字簡潔至極,卻又令讀者如身臨其境。

她想了想,便道:“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我若見了那石潭,便是搜腸刮肚,也找不出這四個字來。”

江淩點頭道:“娘子所言極是。坻者,小渚也,水中之高地。嶼,島也。嵁,高出水面,小而不平之石也。巖,高出水面,大而如峰之石也。四個字便把石潭二字中的石寫盡了。可見寫文一事,知其名最要緊。”

說完,便沉思起來。

錦魚雖也受過名師指點,可對詩詞文章沒下過功夫,只顧著學畫了。

聽他這樣一說,也深覺有理。

便對此文也生出興趣來,兩人一路品評此文到底好在哪裏,倒是再不無聊。

一直到了綠柳莊,車停了兩人才讀到“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正爭論,為何“其境過清”,便不可久居。

豆綠揉著惺忪的眼兒,催道:“姑娘,姑爺,到了!”

錦魚跟江淩這才停了嘴,相視一笑。

錦魚便先替江淩整理衣衫。

江淩先下了車,豆綠才過來幫錦魚整理衣裙。

卻聽得車外人聲鼎沸,錦魚不由有些詫異,難道外頭出了什麽事,不由有些著急,側耳細聽,卻聽得江淩道:“這是在做什麽?都起來都起來。”

“救命之恩……”

“衛菩薩娘娘……”

“我們全家現在早死絕了……”

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處,錦魚倒是聽明白了。

忙匆匆整理好,出了車簾,還沒下車,車下又是一陣喧嘩。

她定眼望去,一地的頭頂與脊背,總有數百人之多。

花白的,烏黑的。

健壯的,瘦弱的。

老的幼的,男的女的。

她站在馬車上,不由動容。不過是一念之善,救了這些人一時之急罷了。哪裏值得他們行如此大禮。

她急得直喊道:“都快起來吧!”

又拿眼去找香羅、趙媽媽與鐘哲。

卻見香羅站在車前,笑眯眯地,一臉與有榮焉。

趙媽媽則穿著一身紫衣,臉上若有所思。

鐘哲華光閃閃地站在這所有人之前,與江淩面面相覷。

她不由急道:“鐘大哥,趙媽媽,香羅,你們還不快叫他們全都起來?”

*

車下眾人並不敢起身,可卻仰視著站在車上的粉綠色的身影。

十字髻正中箍著赤金紅珊瑚的扁形花勝。

左鬢插一只素青的流蘇蝴蝶簪篦。

右鬢戴著一朵巴掌大粉蕊珠花釵。

兩只水滴墜子搖曳,閃著光。

粉綠色的衣袂隨風而動,若舉若飄,若仙若神。

如朝霞明露,清新發光,叫人移不開眼眸。

不由個個都看呆了。

見她著急得像個不手足無措的小姑娘,一直叫他們起身,又都覺得意外。

她明明救了他們,這是多大的恩情。他們別說跪她一會兒,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不會皺皺眉頭。

可她這模樣,倒好像他們不該跪,不用謝。

她根本沒有以救命恩人自居。

沒有半點高高在上的倨傲。

她越是如此,眾人心中便越是感激,不少人都當場慟哭不住,心道:原來這就是莊主呀,根本就是個仙女。真真是菩薩心腸。若不是她派了鐘公子來,他們這五六百號人早凍死餓死了,哪裏還能喘著氣活到今天?

正激動,卻見那粉綠身影一歪,竟像是要跌下車來。

眾人全都發出驚天動地的呼聲,紛紛要搶上前去。

卻見粉綠色的影撲入了湖藍色的懷,像綠蝶落入了藍色的花叢中。

“你怎麽不抓穩我的手就往下跳?!”

之前下車的玉像般的少年在責備,幾乎氣急敗壞。

眾人生生頓住了急奔的腳,踉蹌了一下,前後摔倒了一片。

再擡眼,就見兩個相擁在一起的儷影。

少年低著頭,玉色的臉,白如紙,似乎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