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了大事(第3/4頁)

錦心拍開她的手,橫眉怒道:“現在不就你跟我麽?難不成你會去告密!那個老婆子攔著不讓我見皇後娘娘。你也聽見了。離上次鐘家的宴會也有不少日子了。你幫我想個法子,看看怎麽把皇後娘娘哄了來。”

王媽媽:……

她哪裏有這個本事。就算有這個本事,她也不想把皇後娘娘哄了來。

以她的主意,錦心就該乖乖的,敬國公夫人讓幹什麽就幹什麽,不讓幹什麽就不幹什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今外頭也是亂糟糟的,能把這個年順順當當的過了,最要緊。

可錦心不依。

她只好道:“我哪有這般見識?不如我去問問夫人吧。夫人或許有法子。”

反正到時候真出了事,要怪也怪夫人,怪不到她頭上。

錦心點頭,這才準她退下。

她出來,就見香絹站在簾子外頭,左臉紅腫一片,木木地發著呆,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她嘆了一口氣,徑直家去了。

*

卻說第二日,錦魚吃過早飯,便往定北王府、景陽侯府、宜春侯府、宏圖侯府還有王家等各處寫信,請求幫助收集些舊的冬衣。

定北王府的信是寫給長寧郡主的,也說了些昨日去施粥的見聞,特意提到了那一對母女,十分憂心。

景陽侯府因跟許夫人不睦,老太太又病著,便把信寫給了錦柔。

宜春侯府自然是寫給錦熙的。

鐘微王青雲那裏自然不在話下。

信是打發魯媽媽挨個送去的。

到了將近中午,魯媽媽回來回報,十分歡天喜地:“郡主叫了我進去,細細問了問,說定然不會叫姑娘失望的。又問可還要別的幫助?叫我再去通知。”

錦魚心中對長寧郡主的喜歡又多了幾分。雖然救濟災民需要的東西數不盡數,諸如柴草藥物等的,也都是多多益善,可是她一人之力也有限,能多收集些衣物已經不易了。

過了幾日,各處便都陸續將東西送了來。

光定北王府的東西,就有足足五大馬車。

倒是景陽侯府……錦柔一共送來三件破舊的棉襖,叫她哭笑不得。

真是比個八九歲大的宜姐兒都差遠了。

人家宜姐兒不但搜刮了家裏的,還寫信到外祖家姨母家,一共找來七八十件衣裳。

正好因為大雪不斷,國色天香園也沒有人舉辦宴會。

錦魚便索性關了國色天香園,把這些衣裳都運到那裏,再讓國色天香的仆婦丫頭們分撿查看。

若是臟的便洗洗,若是破的便補補。

顧二嫂子聽說有要補的衣裳,主動把這事攬了過去。

她想著顧二嫂辛苦,要給她錢,老實人顧二嫂子倒頭一回對她甩了臉子,說這是瞧不起人。

她只好承了這份情,哄著她去了不提。

顧二嫂自然是內行的,把這些衣裳厚的薄的,大的小的,大至分成四類。

分撿出來後,錦魚便買了五輛馬車,反正國色天香園和她以後出門都可以用。也不必盡指著永勝侯府那唯一的一輛老馬破車了。

先就讓人送了一批到聚福鎮。

按照戶籍,比對人口需要,派送了出去。

聚福鎮施粥施衣之事,不過數日便傳遍了京城,先是王青雲的義舉善名廣為人知,隨後她與鐘微的名字也被人提及。

只是雪一直沒停,災民越來越多。

已經有不少災民湧進了京城。

有投親靠友的,也有走投無路的。

京城路邊也時時可見凍斃之人。

京城向來本就是米珠薪桂之地,這樣一來,城內糧價物價飚漲。

情勢一天比一天混亂。

京城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但是聚福鎮的施粥卻井井有條,沒有出任何的亂子。

十五這日江淩特意去跑了一趟。

回來吃過晚飯,兩人便進了臥室。

為了省些炭火費,錦魚命關了書房。

兩人的起坐議事就都搬到了臥室裏。

在床塌前又安放了一張紫檀雕梅羅漢床,床前擱著一只黃銅炭火盆子。盆裏的炭燒得發了白。旁邊放著花幾。

兩人便坐羅漢床上,互相依偎著,喝茶聊天。

江淩便道聚福鎮的災民如今已經多達萬數,可陳勛已經跟龍縣令交接過了,也派了五百兵丁鎮守。

太子主導的開倉賑濟也已經在各地啟動。

錦魚道剩下的衣物,不如直接捐給宏福寺,由他們出面去分發。

江淩想了想,搖了搖頭,道:“宏福寺那裏有老和尚坐鎮,他家底極厚。龍縣令也有準備,相比別處,倒算是極妥當了。不能只把災民往那一處引去,容易出事。只是咱們相熟的廟宇只有這一家。”

錦魚想了想,道:“要不我把國色天香園開了……”卻又立刻搖了頭。那裏太多珍奇牡丹,災民進去,怕是會毀了。

江淩便道:“等明年開春,牡丹花開,我看國色天香園地方怕是不夠。不如把方家的宅子買下來?那裏也有幾十間房。倒能收容不少人。等天氣暖了,把人送走,再把宅子整修一下,倒也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