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誰來救場(第2/3頁)

錦魚被她說得笑起來。胡氏說話也有些咋咋乎乎的,卻好相處,原來是像她的娘。

衛家人不要她,有的是人要她。

她有什麽必要為了他們這些人難過生氣過不好?

忙道明年花開定還是會請自家親戚們來逛的。

林夫人歡天喜地地轉過頭去跟眾親朋說了。

無人不歡,都盼著明年再來。

也沒半個人不識相地來問為什麽衛家沒人來。

錦魚與眾人周旋了一陣,見時辰不早,便命把多余的席次撤下,請大家依次入席坐了。

便叫傳了樂。

這園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請一班樂師只在枕閑亭奏樂演唱,就已經足夠繁花堂與茅廬那邊都聽得清楚。

這主意是王青雲出的。說有宴必有酒,有酒必有歌兒,還親自替她選了曲子。

眾人本都正議論閑談,猛地聽得一陣悠揚古琴聲響起。

那琴聲沖沖淡淡,意境空靈。

聞之令人仿佛居於山間林下,天地為之廬,草木為之衣,徜徉山水之間,澹然與世兩忘,得盡享自然之樂也。

這些貴婦們平時都拘束在後宅之中,忙忙碌碌,為瑣事煩惱,何時有這閑淡時光?

正為琴聲所撼,就見丫頭們送上了琥珀流光的桂花酒來。

那酒像橙黃色的冰凝在五顏六色的杯子裏,托在黑漆海棠盤。

有牛毫建盞,有秋菊雞心杯,有纏枝粉彩壓手杯,有紅釉圓融杯……

各自端起一杯,抿上一口,香氣馥郁,清甜溫熱,一口下肚,只覺得渾身都暖熏熏的,再配上那渺渺琴聲,真是人間難得的享受。

更叫人覺得貼心的是,這樣多種的杯子,倒不光是為了好看。

宴席之間,若是全用同樣的杯子,最怕是相鄰兩人無意中拿了別人的杯子牛飲,實在大煞風景。

辦宴的人,連這樣細微之處都照顧到,客人怎麽能感受不到這種待客的誠意?

就有內行的人問:“這酒可有幾盞?”

皇家宴會一般都是九盞酒。

錦魚的家宴自然不能跟皇家比,更何況國色天香園就講個質樸,因而只安排了三盞酒。

而這第一盞,配的曲子叫《山居吟》。

她便笑著解釋了。林夫人便笑著湊趣道:“三盞好,剛才吃了這許多的好點心,喝了這許多的好茶,再多,你就不怕我們全撐壞了。”

眾人都笑起來。

既有了酒,便開始上菜。

都是家常的菜肴。

四個冷盤:糟鵝、三絲豆腐皮,紅油青筍,糯米蓮藕。

四個素菜:百合炒菌菇,虎皮燒青椒,南瓜素菜盅,木耳黃花蛋。

四個葷菜:山藥乳鴿湯,栗子燒鴨,孜然蒜香烤羊腿,清蒸河蟹。

主食也準備了四種:青精石飯,荷葉白飯,銀絲小花卷和柳葉掛面。

錦魚選這些菜自然也是費了番心思的。不能太貴,太貴花不起。也不能太便宜,太便宜人家瞧不上。然後還要好烹調。客人多,用量多,若是再費工夫,怕是應付不來。

唯一一道稍微費些工夫的菜便是那道山藥乳鴿湯湯了。

若不是為了老太太,那道菜本可以用杞棗燉全雞代替的。

想到老太太,她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堵,又有些生氣。本來她老人家身子就不好,為了兩個孫女不對付,還得自己咒自己病了。

又想茯苓也去了一陣子了,怎麽還沒回來?難道是知道了實情,怕她難過,所以沒來找她回報?

正胡思亂想,衣袖叫人扯了一把,她擡頭見豆綠正給她使眼色。

她順著豆綠的視線看去,就見一個兩腮圓鼓鼓的小丫頭在門口探頭探腦地沖她這頭招手。

她不想驚動了身邊眾人,便起身出來,那小丫頭笑道:“奶奶,茯苓姐姐打發我先跑來通知奶奶一聲,說景陽侯府的老太太來了,正在門口下車呢。”

錦魚愣了半天,有些不信,這丫頭不是在淘氣吧,便道:“怎麽沒派個婆子媳婦來通知我?”

那小丫頭歪著頭道:“今兒客太多,奶奶不說了,一個蘿蔔一個坑,大家都不要胡亂走動,只管管好自己的事麽?我便是管傳話的。”

錦魚:……

想了想,便問這小丫頭叫什麽名字。

小丫頭笑道:“她們都叫我圓兒。”

錦魚見她鼓鼓的腮幫子,便笑了,道:“可是在北門?”

這園子南北各開了一個門,老太太從景陽侯府來,自然是走北門。

圓兒答是。

她便叫豆綠留下支應,怕萬一有什麽別人找她。這才跟著圓兒往北門去。

還沒走到頭,就見對面甬路上走來一群人,中間一擡無頂軟轎,轎上坐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家,穿著茶青色的襖子,下頭配天青色馬面裙,外頭一件厚厚的石榴紅鬥蓬,可不是老太太是哪個?

她先是一愣,旋即便奔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