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跨越無窮之數

死亡。

死亡。

一次又一次的,更多數量的死亡。

姜玉注視著這一切——他注視著多元宇宙內所發生的一切。他看見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世界創生而後毀滅,萬物衰頹然後生長。他目睹,並且參與其中,直至一個紀元迎來結束。

無數的人傑紛紛而起,百花齊放。

各色的英豪顯露神通,各放光華。

他們開創了一項又一項的偉業,他們造就了一項又一項的成就。他們在無數的戰鬥和征伐中逐漸地脫穎而出,直到將姜玉所編撰的咒怨劇本所擊破。

這詛咒是沒有限度的,它已然從有窮傾向於無窮。

而在無窮的試煉中,總有英豪能夠窺破或者幹脆用蠻力打破這份詛咒的運作。終結這浩瀚無窮的死亡詛咒潮汐,從而登基,依靠自身的才能或者前人的遺物,成就終末的聖皇。

聖皇的誕生會消除掉多元宇宙中的一切詛咒——無論他們以怎樣的形式成道,他們最終都會這樣做。因為他們將在登基的瞬間知曉這蔓延數百萬個紀元的浩大計劃以及宇宙的真相。而作為聖皇,有資格在多元宇宙中留下一枚在發現之前足以流轉到下一個紀元,下下個紀元,抑或者更久的後手。

他們可以選擇這麽做。

他們也可以選擇將這份機會用在別的去處——消除詛咒,消除掉咒怨儀式的存在痕跡。從而讓銀之蛇無法發現這存在於數百萬個紀元中的錯誤。而代價則是他們被徹底遺忘,隕落,即便往後再度出現同名同姓者,也絕無可能踏上再誕之路。

被大天尊殺死的人,只有大天尊才能夠將其復活。

被寰宇巨蛇殺死的人,只有巨蛇能夠讓他再度誕生。

姜玉以為在這之中會有退怯者,會有苟且偷生者,會有渴求生命的延續,而將多元宇宙的自由機會放置在後的情有可原之人,而他早已做好準備,一旦那樣的人出現,他便會作為秩序的維系者動手將其抹除,哪怕這有可能會導致他本體的暴露,讓事先計算出的四百萬紀元後的第二機會被迫提前動用。

他已經做好準備,他的層次早已抵達他所能夠認知到的盡頭。至極顯聖的武道領域觸手可及,而將一位聖皇在失格之時處決,已然在他的把握之中。

但他沒有等到那一天。

他沒有等到那樣的情有可原之人。

因為成道者本就應當更加重視自己的道從而將自己的生死存亡置之度外。而一旦多元宇宙徹底被銀之蛇吞沒而不復存在。那麽所有的聖道都將化作無用之物。

他沒有等到那樣的聖皇——數百萬個紀元之中,所有的聖皇都在接納了那樣的命運後主動選擇了擁抱自身的終末。來自大天尊的光柱砸落,而成皇者化作烏有。無限多元宇宙就此重啟,所有的秘密卻都被隱瞞在姜玉的陰影之後。

宙怨被瞞了下來。

它被隱瞞了七百萬個紀元之久。

超過了姜玉所判定第二次機會的四百萬紀元。而它如今所擁有的數量,已然抵達不可計數。

無窮無盡,無始無終。宙怨因和姜玉自身同步而和他等同。而他之所以知道這一切已然抵達無可計數,便是因為他已然知曉自身正當失控。

……

——我控制不住了。

姜玉想到。他漫步在詛咒所化的大城之中。這座城市的規格和宙怨原典的那座小城完全相同。注定成為祭品的凡人幻影忙忙碌碌地在街道上來回走動。而名為伽椰子的咒怨載體,則正處於,也永遠處於將誕的孕化之中。

他已經在這裏很久了——自從他走進咒怨的大宅之後,他便一直位於此處。

他注視著多元宇宙的一次又一次紀元更叠。見證著所有的悲歡離合愉悅痛楚,注視著那蛇和天尊相爭並吞吃寰宇的每一幀每一幕。

他以為自己很早就會厭倦,很早就會枯燥,很早就會無聊,很早就會絕望。

但是沒有。

他一直都在這裏,一直記憶著所有,注視著所有,並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在計劃的運作細節之上稍作變動。

變動犧牲者的名額,變動登天的皇座。

伏羲是第一個,後土是第二個。而第三個,其實並不是那已然不存在於姜玉記憶之中,也不在大天尊的原典內占據重要位置的無名之皇——第三皇的身份另有其他,而他的真名,其實是……

“鄭吒。”姜玉輕輕吐出這一個名字。

鄭吒本將是第三位皇,繼遺澤持有者之外的第一個登天者——他本應占據著這個位置,他也的確有著這份器量和潛質。然而最終,他的崛起被姜玉所幹涉,他在踏出最後一步之前,被姜玉挪移到這座核心的受詛之城中。因為姜玉判定他要在更加重要的戰場上起到作用,所以,他被姜玉凝滯於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