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宏觀敘事崩壞

這世上存在一個理論。

集體其實是不存在的,所有成員數超過一百以上的團體,其本質都不過是通過某種共同敘事捆綁在一起的陌生人。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具備上限,親人,友人,熟人——這些名額的數量其實是有限的。而一旦超過了這個額度,他們就只能夠依靠某種人造出來的共同敘事才進行身份認同,直到構築成一個穩固……至少暫時穩定的集群結構。

這種敘事很常見,它們基本上通過‘找相同點’的方式來運作。用一片土地,構築出‘同鄉’的敘事,用同一個能扯上關系的古代名人,構築出‘同宗’的敘事。用同一類體態特征,構築出‘同族’的敘事,用同一種人為編撰出來的文化,或者切實經歷過的歷史,構築成‘同胞’的敘事。

它們都是編出來的。在大多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某種先天性的,絕對性的權威認證。能夠將超過百人以上的知性個體統合成為一個群體。而它們也是必要的,因為人類難以在四面為敵的世界中獨立生存,所以即便用瞎掰的方式也罷,必須找到一種手段,將復數的人類捏合在一起,並起到相互協作的效果。

它是神聖的,權威的。因為人類需要它們具備權威。它們不能夠被反駁,因為若是當這敘事崩潰,則集群將變成一團散沙。凝聚在一起的群體將變成支離破碎的個體,而緊隨其後將降臨的,便是敗亡。

在天災面前敗亡,在人禍面前敗亡。在內亂之中敗亡,在紛爭之中敗亡。

成員們都將淒慘地死掉,除非有另外一個強而有力的敘事出現,獲取這些分崩離析者的認同,或者被迫認同才有可能迎來生存的曙光。而在此之前,弱小者都將泯滅,只有足夠強大的個體,才有可能在這敘事崩潰之中,抓住保全性命的辦法。

這一規則在很多場合下都有效——它在具備神創論的世界觀中格外具備功效。

因為神祇的確存在,並且幹涉著大地上的一切知性生命體的命運。任何試圖將這客觀存在個體無視的敘事都將成為瘋人囈語,而同樣的,‘諸神創造了世界,世人都是諸神的造物,子民’這一敘事將格外強韌,穩固,宛若天規地律一般具備著絕對的權威性。而一切試圖指向它的挑戰,都將脆弱得宛若蚍蜉撼樹。

它很穩固,它穩固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知性生命體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找到任何相提並論,甚至具備相提並論可能性的替代品。

而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它在眾目睽睽之下,無可辯駁地坍塌。那麽,再驍勇的戰士也將成為懦夫,再睿智的賢者也將淪為蠢物。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是一個能夠互相協作,互相支撐的群體。而是被迫淪落到黑暗之中,孤立無援的可悲之物。

他們曾經是諸神的子民,他們相信自己死後能有歸處,相信諸神會在他們迷茫時提供引導,甚至庇護。而這在過去甚至是可以驗證的事實。

而現在,他們不再是了。

……

天塌了。

天塌了不是形容字段,而是某種客觀存在的事實。當天空中的漆黑裂隙崩碎,龐大而宏偉的燃燒宮殿,和那托舉著它們的破碎大陸自裂隙之中跌落之時,所有能夠目睹到這一可怖天象的知性個體,腦海中都呈現出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那是維林諾,是諸神所居住的天外凈土。

而現在,它正坍塌,它正在不正常的永久黑暗之中,在世所未有的大結界崩塌中,它在墜下。

諸神的國度正在墜下——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能夠理解,能夠辯查。但所有目擊到它的人類或者精靈或者樹人,都在這一刻知曉維林諾正在墜下。

它將在最晚數分鐘後抵達此處,它會將瑞文戴爾連渣都不剩下地徹底抹煞。且在這一刻,沒有哪怕一縷諸神的光輝正在迸發,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墜落的維林諾不會將方圓百裏內的一切事物盡數湮滅焚化。

神國已墜,那麽國度中的諸神,又會怎樣?

比被諸神舍棄厭惡的命運降臨了,那便是諸神已死,諸神的國度和秩序都已敗亡。因為前者尚且可以祈求贖罪,尚且可以等待新的希望,而後者,卻沒有任何挽回的辦法!

【你們已經不再有來處,也不再有歸處了。】

【從此以後,你們便是孤魂野鬼。你們不再有可以祈禱的祖先,不再有超越生死的希望】

【諸神已經抵達了他們的終末,而接下來,你們不會落到比它們更好的下場。】

無可辯駁的事實降臨到了這裏。無盡的恐懼和絕望也隨即匯集成潮,即便是全功率運作的火之戒南雅也無法壓制它,因為就算是力量之戒的持有者,總是懷抱著樂觀和希望的甘道夫,在這一刻的心中也充斥了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