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必將到來的時間(第2/4頁)

非世界級熱門運動,也能推廣成為熱門運動,也能創造出遠超職業本身的收益,也能創造歷史級別的關注度,甚至在商業活動層面,你敢想象一個自行車手,不是在小範圍而是在世界範圍成為超級大明星嗎?

歐洲區域本就是大本營自不必說。

亞洲區域有魏濤的推廣也理所應當。

北美區域,甚至非洲,波加查溫格高乃至其他車隊的幾名明星車手,都成為了多數人知道的大明星,放在以前,敢想嗎?

尤其是在非洲,當兩人代言的普通民用自行車大量被推廣開之後,二人的海報遍布各個城市,鄉村的墻壁有噴繪畫,路旁有各式各樣的海報,很多人也騎上了更適合家用的車子。

魏濤的營銷方案,一如既往的簡單直接,充斥著‘鈔能力’的力量。

沒有人去批評詬病了,想要學又沒有那個實力,有實力的又礙於舍不得。

大批量的援助,地廣人稀的區域,自行車是非常高端大氣的交通工具,職業競速的公路車自然不可行,但魏總的品牌,專門研發了一款家用自行車,其結實堅固耐磨損和強大的運載能力,絲毫不弱於小黑哥視頻裏飆車的二八大杠。

免費使用。

等同於免費贈送,換個名目,需要換來的是推廣和宣傳,是使用體驗,是用過貓牙進行的全方位攝錄,視頻用來投放宣傳。

不賺錢賠錢,要的就是名,初期完全看不到任何的盈利點,正常車輛的銷售也沒有什麽大開大合的機會,有錢的地方不是剛需,需求量不大;沒錢的地方多數人買不起。兼有自行車應用的減少,使得魏濤一系列操作讓人看不到未來的盈利點。

看不懂就看,這麽多年,魏總的各種離奇操作還少嗎?

看了半天,依舊是每年在進行無底洞式的投入,一個季度一個季度的財務報表全都是賠錢,時至今日,自行車運動推廣得到了提升,依舊讓人看不到盈利點,到是將明星車手給推廣起來了,可這有什麽用嗎?

有人問到了魏濤,他的回答很簡單:“娛樂。”

我特麽就沒拿這件事當成生意。

有人信嗎?

真的有人相信,這位是為了玩。也有人陰謀論,魏濤這是謀劃更大的,等著吧,早晚有一天他會將真實目的露出來。

盯著,防著,猜測著,更多心思則是跟風。

魏濤的成功,讓很多人都盯上了他,一舉一動,哪怕是一丁點的風吹草動,都會有人深入去考量,他若是有任何生意行為的動作,研究肯定是深入的,有一批投資人,甚至會在一定範圍內不去考慮對項目的深入研究,只要你魏濤投,我們就跟著投。

你魏濤涉獵的項目,哪怕我們看不到一點希望,也要重點關注,甚至小範圍進行一些信任基礎的投資,單純信任他這個人,項目是什麽不重要,遠景是什麽也不重要。

自行車,難道他要將共享單車做一個戰略級別模式的改革,然後一個人收割?

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盯住了,他的投資成功率太高了,並不是數量概率,而是投資成本和回報率,那邊有巴菲特的午餐,這邊不知道多少人戲稱,如果魏濤來一個什麽晚餐之類的,價格絕不會比那位低多少,影響力也不會差多少。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最近一段的時間的魏老板,正在做一件他自己都不知道有沒有意義的事情,而這接近三年的大麻煩,看似他是停滯了,實際上即便沒有這居家的三年時間,他也不會做什麽了,哪怕是腦子裏想的跟模糊記憶裏以及筆記本上記錄的東西都對上了,他也懶得出手了。

吃老本足夠了,分紅足夠了,再不濟,這兩三年他是有活泛心思可以出讓手裏那些價值不菲的投資股份,包括蒸蒸日上的生物醫療行業投資也一樣。

沒那個心思了,他一直心心念的東西得到了,在虛擬貨幣層面,他得到了來自國家的一份不說出來會執行的承諾,他也舍得,不管如何收稅,他都樂得繳納,只要不是台前幕後的限制即可。畢竟比幣在峰值時的價格,比他之前最高峰賣的還要高,更何況這兩年全球的經濟形勢都不好,很多人挺不住了,比幣又長達以年為單位的寒冬,幾千元的價位,魏濤又收回了不少。

他這邊回收的消息傳出去,蹭的一下,很多人跟著進場,竟然非常詭異的拉動了比幣的上升,他不敢買了,不是怕什麽,是懶得再去勾心鬥角了,更不想徹底得罪國際上的資本。

沒必要。

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他。

或者說,他進入到了一種仿徨失措的狀態之中,不是常態,只是偶爾,可即便是偶爾,也讓他有一種乏力感,爭鬥之心也少了,更不願意給自己頭上再多任何的頭銜和光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