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是收割還是收獲(第2/4頁)

他沒有任何動靜,是在等。

不是等燕京方面的消息,4000美元的價格標線,很多人坐不住了,當初一些跟風他而去炒這個東西的人,存留至今的,都喜笑顏開,朋友圈子裏也是揚眉吐氣,身邊那些早就賣掉的人,只能看著別人的笑臉。

賺錢這個概念,在虛擬貨幣裏,是遞增的過去式概念。

1000美元賣掉的,也有賺到的。

2000和3000也是一樣,只不過當這些人看到4000賣掉的,心裏會不舒服,不說怨恨魏濤,也不會去想是自己當初的不信任才提前出手,人家魏濤可是一動未動。

他們只會想,如果早跟我們透透底,你展示出自己強大的自信,或許我們就不會出手了,會跟著你,一起賺更多錢,誰讓你沒有跟我們說。

擁有此類思維模式的人,不是矯情,不是腦子瓦掉,是這幫人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我們的利益至高為心中所想。

能讓你帶著我去賺錢,是給你面子。

身份地位的特殊,使得這些人懷有類似的想法不為過。

魏濤等的不是他們,也不是景凡所代表的官方態度,他在等外面的資本。我不配合,可能雞飛蛋打,我若配合,你們吃肉,我跟著也少吃點,看你們是否護食了,還是覺得另起爐灶做出來的食物更為美味。

他沒有足夠的理論依據,也沒用所謂智囊團的分析,更沒有前世經驗來進行佐證,一切都是一種感覺。

4000這個臨界線過了,他覺得該是讓市場活躍起來的時候了,也是他們這些被內行人認定的大佬們有所行動的時候了。

如果他們不動,則注定了很多人都不會動,腦子快的人比比皆是,算計到這件事最終會達到一個什麽高度的人也有之,不懂行,會看人即可,只要這幫虛擬貨幣的大佬們不動,那我們就認定當前的一切都只是隨行就市的波動,都只是為了割韭菜所作出的姿態。

魏濤不動,牽扯的不止是華夏的一些持有者,連帶著東南亞好些個國家的富豪,不玩這個的不算,但凡是手裏持有一定數量的,都選擇了持幣觀望,完全不為所動。

量不大,人也不算多,以全球為區域設定,魏濤能影響的不過是極少數一點點人。奈何整個比幣的數量是恒定的,在如此波動和持續長達三四年的操作下,想要來一些過山車了,結果交易量的預期遠遠沒有達到,資本需要重新考量一下,華夏魏老板在這裏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有沒有想象中那麽的大,有沒有因此造成一些預期之外的影響?

魏濤的低調,使得資本的操盤人,最初也並沒有將他太放在眼裏,只將他當成一個比較大的散戶,在利益的驅動下,不信他可以始終堅持,都知道他很早進場,最開始覺得1000他就差不多了,結果不為所動。

2000。

3000。

4000。

關於魏濤的行蹤,已經開始有專門的人去關注,每天跟進匯報,以求用他的行為模式來判斷他下一步的商業操作。

注定是要失望的,這家夥除了玩就是玩,以他在公司停留的時間,在任何一個資本高層那裏都不覺得是在工作,聽匯報都得說這點時間不夠聽的,更別說安排一些具體的工作。

難道這家夥偷摸在私下裏工作了?

沒必要啊,那麽大一家公司的老板,身邊帶幾個工作助理和秘書都很正常,這位魏老板呢,身邊似乎除了保鏢,並無那類的助理?

沒見過哪個大老板工作還要藏著掖著,他涉及到的業務範圍也不存在什麽保密必要,哪怕是虛擬貨幣又如何?那他究竟在幹什麽?4000美元一枚的價格,他還不心動嗎?全部出手不敢說,至少前期他所擁有的明面上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數量,可以在這個高價位出手,不會造成影響,資本也不會去控制他的收益。

至於後續,降多少,得看這位魏老板的承受能力,一旦開了口子,賣到一定數量,他必然不會繼續持有,不是因為虛擬貨幣的原因,是一旦賬面上出現了天文數字,想到投資時的數額,會有一種馬上變現來享受勝利果實的沖動和成就感。

從他為什麽還不動?

到他究竟能夠帶動多少人,能夠產生多少的盤口影響?

這個問題的具體‘量’,需要具體調查和考量,但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疑問句可能的,他確實影響了如今資本操作的基本環境條件,怎麽辦?是談,是和,是戰,是繼續下鉤子?

一個來自華夏的商賈,難道讓我們的整個資本計劃重新擱置、更改,乃至到最後完全放棄,重新打破重塑?

如何取舍成為了當務之急,整個計劃一旦再度深入的展開,投入的資金將會是巨額的,場內場外的因素都將全盤被考慮進去,也都將全盤的進行膨脹使用,一旦錯過最佳機會,很可能投入將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