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一張好牌(第3/4頁)

魏濤也沒想到自己的輿論戰,僅僅是開始,就不再需要他去做任何幹涉,強大的網友們讓整個世界都變得熱鬧起來。他也沒想到,黃三石給他打了電話,表示自己想要拍攝學生升學幾個家庭的故事,打算是小學初中高中,反應三個不同階段。

松江一高中附近你的樓盤模式,非常契合我們對於高考命題故事的背景設定,我們的編劇到松江采風,根據你的樓盤寫出了故事更多的內容,我們準備小區、學校等一些外景,到松江拍攝……

呃。

魏濤知道那部電視劇,雖說有那麽點不接地氣,但表露出來的問題卻是實打實的,也是很多高三家長都遇到過的。

《小歡喜》,春風中學。

沒想到啊,這算是本末倒置嗎?算是你借給我、我還給你的不同時空債務關系完結嗎?

魏濤一個電話,一切問題溝通完畢,聽聞有劇組來拍戲,在假期在學校內進行一些拍攝,學校也樂意,甚至還願意發動一些高一高二的學生,在假期偶爾來客串一下,也算是學業繁重之余,學校家長聯合起來給他們提供的課外活動。

是他們所喜歡的,拍戲啊,還能看到明星,假期補課寫作業之余,屬於是學校和自己父母官方給的假期,還能拿到一些小禮品,挺好玩的。

到小區這邊,內部根本無需準備,正常拍攝即可。

黃三石過來也嚇了一跳,還以為是魏濤提前讓人收拾準備的,跟住在這裏的人一打聽,哪裏是,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生活從未在這裏做過虛假的掩飾,衛生程度,環境,生活節奏,學習節奏,這裏的保持原樣,讓黃三石覺得自己劇本裏的緊張氛圍似乎一點也不虛構了,不需要戲劇化的加工了,只需要在這裏找幾個家庭隨便采訪一下,真實程度這件事即可迎刃而解。

環境,服務,生活,學習,一條龍圈子,外圍補課班,商業街,生活舒適圈,也都是以居中擴散覆蓋的方式,滿足一切所需。黃三石跟導演一商量,這個劇本打算先拍了,如果房子允許的情況下,不進棚拍屋內了,角度合適,咱就實景拍攝,在這裏借幾套房子,鏡頭裏可以無縫銜接起來,畫面質感會更為真實更好看。

有些家庭劇,為了屋內一些畫面拍攝的感覺,包括鏡頭的延伸,包括一些坐躺等等生活姿態的拍攝角度更多元化,會在棚內拍攝,搭建一個房間,到時候外部光源都能技術做到,專門的鏡頭對外可以去實景拍攝,剩下在棚內房間,可以將房間的‘墻壁’進行移動,或是拍攝一些窗外‘懸空拍攝’的視角,角度更多一些。

這部戲在大家研究之後,覺得實景拍攝更好,關鍵是這裏的環境實在太好了。演員也不必切換狀態,作為電視劇,很多戲如果可以連貫拍,大家的情緒也容易控制,在細節處一些穿衣發型妝容方面,也不需要復原,穿幫的概率會低很多。

從樓下碰面,到進入樓梯間聊天,再到房門前,開門進去,到裏面,這是一段戲,多個場景,如果實景拍攝,可以延續拍攝。

有些劇組不走心,曾經顏王拍攝的一部《我非英雄》,那觀看體驗感之差,直讓人覺得造型丟分影響到觀看。在電視劇視角裏,男主角,竟然會是兩個發型的切換出現,不是角色兩個發型,是演員在拍攝期間不同發型,後期剪輯的時候直接按照劇情時間線剪進去,可能這邊開著車是一個發型,下車到達一個現場,換個一個發型,再到下一個現場,發型又換回來了。

那種穿幫在現如今越來越少,技術條件的提升,拍攝設備精密度和體積大小的提升,像是這類劇集,在實景房間內拍攝,也能湊出幾個不錯的角度。

“你這樣吧,直接看看,四處考察一些,如何合適,今年從深秋到入冬,不到最冷的時候,只是季節分明,能不能在這裏拍一季的《向往的生活》。”

“這個提議好,我也別跟何老師看了,你魏總給推薦一個地方,讓節目組到那提前開始準備就好了。”

從跑男到雞條,再到拍攝影視劇,現在一档慢生活的綜藝節目,魏濤也給扔到了家鄉,明知道東北天氣冷會造成一定的拍攝困難,但外部環境永遠可以用更為精準的提前布置和應對方式解決。

我蓋一個平房,加厚的,有夾層的,夾層裏面可以提供供熱的,這樣屋內的溫度問題迎刃而解,別的節目組資金緊張,在魏總的項目裏,只要為了品質,永遠不會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

當然,這裏面不包括雞條的嚴民總是說著節目組經費不足這個梗。

房子外面的冷,放在東北的初冬去拍攝,這時候溫度沒有那麽低,如果降雪量不夠,可以提供一些人工降雪,如果是在山村,因為汽車尾氣不多和環境因素,落一場雪,很容易銀裝素裹,如果不是持續幾天高溫回暖,幾乎也很難完全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