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來吧,展示,接踵而至(第3/5頁)

又一次,看著監控畫面裏的自己,這一次沒掉下來,順利過去了,但這效果,劉天王看過之後,表示還可以再來一次。

三次。

別人也沒有資格讓自己懈怠。

松江室內戲份,拍了足足五天,當吳導終於宣布過關時,每一個的臉上都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最開始的一關,終於過去了,接下來,更多嚴峻的考驗在等著他們。

《紅海行動》的‘大觀園旅行’還沒有結束,來自《山行》的新一輪‘大觀園旅行’在暑期末端,炎熱的八月中下旬,正式‘開門售票’,迎接所有的客人參觀。

在劉天王的邀請下,在龍五的邀請下,魏濤在主創人員完成了香江的宣傳之後,在香江舉行了小型的首映禮,沒有廣發英雄帖,也沒有布置紅毯,只是讓主創人員走進電影院,去在這裏面對來自觀眾、媒體、影評人和同行的成績檢驗。

曾經的東方好萊塢,早已走向了衰敗,演員導演以及創作團隊,都在內地的龐大市場去繼續自己的電影事業,本土的影片,除了傳統題材,再無開拓新市場的資本,只能是希冀每一年都一到兩部的影片,還能保留香江電影的原汁原味,然後得到相應的好評和好票房,呃,或許,只要有好票房,也可以接受。

原版是泡菜國的作品,拍攝上映時間線的提前,使得其中很多的設定,在目前都是原創獨創領先於世界同類型影片。

原版本裏面故事情節的一些硬傷,也在盡量彌補,除此之外,更好的團隊,更好的演員,更優質的拍攝,更佳的後期特效,都使得有著參照對比的魏濤看過之後,都不禁豎起大拇指。

【我看過,卻依舊在整部影片過程中,全程情緒隨著電影變換,始終處於緊繃緊張的狀態去被電影帶動。】

影片原本對於人之本質的考量,對於愛情親情的演繹,沒有繁冗的篇幅,在情節推動之中沒有一點拖沓,以非常少且完全契合劇情推進的篇幅,完全演繹,當初看的時候,魏濤就不得不佩服這樣的設定,不想承認也必須承認,那幾年泡菜國的電影,在整體水準上是逐年升高,每年都會出現能夠讓人深思的作品,別人不知道,好幾部至少在魏濤這裏,是值得刨除一些其它因素去單純欣賞稱贊的。

《山行》在亞洲範圍內多個國家同步上映,尤其是東南亞,更是非常受追捧。

劉天王和祝喜春,都有相應的知名度,前者是多年積累,後者則是一部《惡人傳》讓大家認識了他,影片在多個國家大賣,也為他贏得了相應的知名度。

多數人看電影,‘識臉’是一個先入為主的興趣點,如果全都是不認識的人,需要天花亂墜的宣傳和引人入勝的預告片,才有可能吸引人在電影剛上映就走進電影院。

為什麽電影要產出明星,為什麽會有明星,症結有一部分是在這裏,當年一部《天若有情》,讓劉天王在泡菜國直接一躍成為超級偶像明星,多年後依舊如此,長時間的重復在影院上映,多少人不止一次的走進電影院,這也使得之後的劉天王作品,在泡菜國先天有著明星效應,看到是他主演,會相當程度吸引一部分的觀眾不需要考慮其它因素的走進電影院去觀看。

香江就不必說了,劉天王一人的知名度就可以了,加上預告片裏面特效的炸裂,‘喪失’題材自帶的話題熱度,多少人都覺得國內拍不了這樣的片子,到時候肯定是要撲街,裏面的‘喪失’命題要麽是偽的,要麽在視覺效果上一定塌房。

預告片拉回了一些期待值,卻依舊難以讓多數觀眾有信心,宣傳又少,給人一種感覺要不行了所以宣傳不行,演員都不出來,光靠各路途徑的鋪設宣傳,這不是明晃晃要割韭菜的行為嗎?收割一波首映的票房,之後口碑如何不管了。

主創所在的電影院,自然不愁觀眾,光是劉天王的粉絲,足以填滿十個放映廳,還有那麽多的影評人、媒體和同行呢,各路朋友過來捧場,劉天王朋友不多,可龍五身份帶來的圈內朋友很多,他力捧,使得很多業內人士也過來捧場。

在上映問題上,這個題材有很多麻煩,如若不是背景放在國外,完全沒可能上映。為了保留應該有的畫面感,迫使預告片收斂很多,且在預告片的後面,以及所有鋪設的電影院,都提示且售票拒絕十八歲以下觀看。

都清楚,即便你提醒太多,一旦真有那些混進去的,看了以後害怕的,出來還是會抨擊電影,道理這種東西可以講,碰到無賴沒辦法,他們以本位思維模式來判定行為模式。

你憑什麽不讓我看,我就看。

嚇到我了,你這影片太恐怖,不應該播放,應該禁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