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我不要,我多給(第2/5頁)

享受一下純真的小年輕戀愛感覺,是一個自我設定的任務,燕京不是沒有不討厭的人,只是太熟了,也容易結束之後不好割舍。外面不太熟又不討厭能接受一定程度身體接觸的,只有魏濤,因為距離,因為關系,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有效的切割。

這段有些類似於任務的戀情,燕惜雨一段時間很享受,我想要的時候,上前,我不想要的時候,彼此不打擾,偶爾還能回憶見面時一起壓馬路的青澀戀情感覺,對於自己這樣略顯畸形的想法,她也接收的很坦然,人生各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美好,我錯過了,可能找不回所有,但找回一部分還是可以的。

現在,到了危險邊緣,也有感於魏濤是一個不錯的人,不想因為自己的做法,讓對方受到牽連。

對於燕惜雨的不辭而別,魏濤並沒有在意,兩人沒有什麽心意相通的默契,卻有著對於危險獨特的敏感。

彼此關系再發展,就很危險了。

……

滑雪場的事情,魏濤沒再去關注,或者說每天會拿出一點時間看看進展計劃,除此之外再無一點心思放在那上面。

自己七樓臥室的書房也不停留了,而是在五樓辦公室內,關錦月帶著團隊去了魔都,跟張緒豪這一群來自交通大學的創業者們相聚在一起,有了充裕資金的支持,對於一個沒有太大技術壁壘、急需資金在原始階段膨脹擴大的項目,關錦月的出現,加上魏濤在投行扶持互聯網年輕人創業的名聲很好,雙方是一拍即合。

剛剛大學畢業的一群人,關錦月是同齡人,都是高校畢業生,不太像是資本和創業者的關系,雙方除了在談投資占股比例比較正式之外,其它時候都非常的有朝氣,昂揚向上,充斥著年輕創業者公司的氛圍。

關錦月也將這個項目,當成自己練手的一個項目,光是投資缺少實際操作,她心裏也有些癢癢。

關錦月和她的團隊加入,各種資料,陸陸續續的傳回到松江,每天魏濤都要以視頻會議、通電話、網上溝通等等方式,進行資料和意見的互通,他還要對關錦月團隊發過來的資料,很細致的去讀,很多東西他也並不掩飾自己的不懂。

在松江,無需掩飾,找幾個懂的,給自己解釋一下,總好過現在就到魔都去見這幫生活優渥的創業者們。

有些創業者是草根,但絕大多數的創業者,家庭條件都非常優渥,團隊創業的領頭者,富家子弟出身很多,王星、張緒豪,都在此類,對於創業失敗浪費時間甚至於損失一些什麽,他們都沒有心理壓力。

而這類富家子弟,在互聯網時代進行創業,都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不跟家裏要錢,王星如此,張緒豪亦如此,或許在他們的心中,創業伊始是為了證明自己,而不是為了賺錢,向家庭向周遭向所有人來證明自己,真要說能賺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哪怕怕公司做到的億元的價值,核心團隊十幾個人,一人幾百萬,看不在眼裏,不值得初始就去找尋家裏求助,那樣會給家裏長輩一種我在求助的感覺,我自己做成功了,再給你們看。

魏濤接觸王星,雙方這些年一直保持著聯系,還有張一銘也是一樣,微軟轉一圈,都覺得沒意思,打工只是為了找尋理想中的國度,一旦沒有,毫不猶豫的辭職。

底氣十足,對未來沒有求生的攀爬,這才有如今可以異常任性的創業行為,成功是為了證明自己,是考驗自己的眼光,是對自己理想的考證,而不是純粹為了賺錢,至少在目前為止,賺錢為目的絕對排不進前三。

魏濤沒時間理會燕惜雨,更沒時間跟孫晶一起經營滑雪場,面對著兄弟傳媒拋出來的深度參與橄欖枝也沒有接茬,使得小汪總和小鋼炮,在松江玩了兩天離開,略有遺憾但還是滿臉笑容,跟魏總的關系保持著,對方顯然在投資方面很大方,跟大家認知的那個形象沒有什麽差別,人傻錢多嘛。

讓家裏面互聯網媒體輿論部的成員,盯著網絡,盯著虛擬貨幣,一點點周邊資料都要搜集。

國外的英文資料和新聞,全部找專業的翻譯進行全文翻譯,形成清晰的資料裝訂成冊遞到魏濤的眼前。他也不求自己看懂多少,但必須要關注,接收信息是一方面,另一個理由則是一旦真如自己所想,這東西的水深,涉及到一些經濟戰爭的麻煩,自己如同開掛一般參與其中,需要形成一個真正我是投資人的形象,而不是提前有一些來自外面的小道消息,進而自身的身份也被人家懷疑,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換成剛重生之前,覺得買了比幣,任何存放著,直接躺平,需要錢了,一萬大幾美元賣一些,等到最高峰值後,直接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