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了(第2/2頁)

成片高喊的聲音已經變成了:“這是我們的!我們的自動坦克!”

“無人坦克……”

“智能坦克……”

“機器人坦克……”

就各種根據文化程度不同,對這種坦克的描述定義也不同。

這倆鄰國之所以常年打架,就是因為當年大嚶在這裏長期統治幾十年撤走後,故意留下爛攤子含糊不清分界,造成爭端導火索。

但也讓這倆國家的英語普及率在全世界都列前茅,這種軍方官員之類身份的官方語言都是英語。

全世界網友看著這段視頻都會蒙圈,什麽玩意兒?

自動坦克?無人坦克?機器人?智能?

這麽高端的嗎。

然後中東那邊的土豪放出來無人機視頻,的確有最後無人機輕松精準的在疾馳坦克頭頂座艙降落、關閉結束畫面。

飛手在哪裏?

也在坦克裏面嗎?

小視頻社交媒體的確是讓歐美國家老百姓看到了以前很難看到的許多場景。

這輛土黃灰的坦克是誰的部將?!

這般勇猛?

有熟悉裝甲世界的網友,已經輕易的根據外形拿出了屬於東方大國的型號進行科普。

算是僅次於東大自己裝備最高型號的次高配吧。

當然也有不少人酸溜溜的嘲諷,這算什麽,三哥的技戰術水平就不用說了,也就他們自己蜜汁自信,關鍵在那些T72、T90坦克算什麽先進水平,T72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坦克,T90也就是T72拉皮的美容版本,根本不說明問題。

這種聲音肯定還很多,歐美網友幾乎眾口一詞的強調,這不過是猴子稱霸王,菜鳥互啄,我們歐美先進坦克遠超這種水平……

已經花了幾十億美金的土豪不樂意了。

不聲不響的把那輛土黃灰樣品,在測試交戰中,輕易擊傷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又打得M1A2主戰坦克成員組投降搖白旗的視頻放出來。

萬馬齊喑!

這是什麽坦克啊!

因為視頻畫面最後驚鴻一瞥的拍了下乘員艙,根本就沒有活人,全都是機械!

反正為了方便檢修、調試,整個研發組跟後來的車間制造都懶得搞什麽外殼了,中東地區那麽熱,還加一層外殼是嫌降溫不夠嗎。

駕駛座、車長座、炮手座都是機械!

整個世界都震驚了。

為什麽T72這種半個世紀前的坦克都還在拉皮用,實際上勒克萊爾、M1A2包括內地的坦克也都是二三十年前的版本。

主要原因就是所有坦克大國都在琢磨下一代主戰坦克的方向。

既然找不到可以遙遙領先的革命性新方向,那就不如老的拉皮湊合用用,畢竟對於這些大國,那也是動輒幾十億美金甚至幾百幾千億的研發消耗,如果搞錯了方向被別人斷層領先,滅國的危險都有。

一戰出現坦克,二戰靠坦克閃電戰拿下歐洲,冷戰坦克集群的威脅,都深深寫進了歐美人骨子裏。

所有人其實都在相互憋大招,各種嘗試一直沒停,但都沒達到值得換代的地步。

這一次,所有人都明白,某東方大國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

當然三哥再次不負眾望的跳出來理直氣壯,沒錯!就是在下……

哪怕他們被打得落花流水,這個東方大國愣是可以喪事喜辦,這是我們在做測試,徹底證明了進口坦克這條路走不得,還要發展自力更生的道路,推出我們那可以吊打全世界的阿瓊坦克!

全世界軍友都以為他們要說什麽呢,籲的轉身繼續關注這款智能坦克了。

因為隨著後方車間陸續改裝完成三四十輛,這邊已經按捺不住的組隊沖擊上陣。

之前網上還有聲音,這不過是拿重金打造的科研產品來降維打擊,就像超運來跟國際象棋大師對戰,戰爭是要靠集團軍、成批量……

中東土豪那邊就不聲不響的列出自己已經到貨的五十輛排列場面!

巴鐵這邊則憋著勁的以坦克營模式出擊!

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倆國家就曾打過幾百輛坦克的混戰,那次就是人少兵精的巴鐵利用空地協同,狠狠的幹掉一百多輛三哥坦克。

這一回的歷史完全重演,甚至更加離譜。

因為按照美式裝甲連配置,每個排四輛坦克的配備,九個排如水銀瀉地般沖進戰場後就迅速各自為戰!

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場如臂指使的經典現代智能大戰!

堪比當年花旗在海灣戰爭中展現什麽叫現代戰爭模式,這回展現的是未來智能化戰爭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