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為什麽不能我們才是霸主呢(第2/2頁)

蓋青雲還趕緊在耳機裏補充:“智能機器人的話題在花旗本來就敏感,那種機器人會掌控世界,奴役人類的說法很有市場的。”

燕青照樣復述:“……所以,我們為什麽非要去花旗上市,我們是很希望獲得這幾千億美金呢,還是真正能把這種智能機器人走進所有人類的家庭,這個巨大的產業放在什麽配套都有的內地不好嗎,非得去什麽都貴死人的花旗?”

皮特楊還是個IT工科男的直線思維。

做IT、做科技,最終都要到納斯達克去體現價值,去成就人生巔峰,不然……在A股能幹嘛?

可燕青一點醒他還是能立刻反應過來:“我們要真正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公司?”

燕青其實就是個純說客:“智能眼鏡的銷售、市場反應你看到了,我們下一步就是朝著海外傾銷搶市場,這積累的資金用到機器人的研發生產上不夠嗎?如果真正能靠智能眼鏡、智能機器人反殺北美市場,賺回花旗的上百億上千億美金,才是幫你狠狠的出了口氣。”

看得出來,皮特楊天天坐在這個茶台邊,頗有些修煉的感覺。

經常泡茶,也經常坐在這裏思考。

之前屬於可能鉆了牛角尖,現在扭轉方向頓時有點豁然開朗:“對啊,從智能眼鏡就看得出來,我們的科技產業優勢就在於價廉物美,同樣的全功能智能眼鏡,我們以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席卷市場,這是歐美廠家就算研發生產都無法達到的低價,這種產品擋不住的……機器人就是下一個智能眼鏡!”

燕青這幾個月感觸最深的其實是新能源汽車:“智能眼鏡之前是智能汽車,全球原本日德分家的大市場,現在都在急劇萎縮,因為內地和花旗的新能源車、智能汽車在搶奪他們原本市場,我挺喜歡開車的,但最大感受就是用過電車,就回不去油車了,起碼在普通人開的普通油車档次,電車各方面的成本、體驗都吊打油車,歐美品牌從成本上也沒法做到內地電車這個地步,智能眼鏡都說明了這條路可行,那智能機器人可能就是最終的霸主。”

皮特楊也興奮起來,倒上茶:“好像是有點這個道理,現在三號的成本大概多少?”

燕青估摸:“他們說一百二十萬,還沒算上外皮膚呢。”

幣王簡單算算:“還不到二十萬美元,已經很便宜了,完全可以嘗試公開上市,還有什麽難點嗎?”

燕青掰手指:“現在最大問題可能就是電池攜帶吧,總不能隨時都拖個電源箱,他們說這一步得看有沒有什麽電池技術革新,不急這一兩年吧,先拿智能眼鏡升級換代的賺錢,但我覺得最大問題是怎麽走路能快點,著急!”

他的確又是智能機器人的重度用戶。

三號徹底成為蓋青雲的身體,跟他勾肩搭背的兩兄弟相處,真是離開何順芝就驟然增多,幾乎24小時都在一起。

真是其他都還好,就這個雙足邁步,為了腳踏實地,每一步都跟七步吟詩那麽慎重。

自己也在用3-2號的皮特楊也哈哈笑起來,出主意:“我在矽谷看到有AI跑鞋,在鞋底帶輪子,走起來就像機場步行道的感覺,是普通步行的三倍速度,你安排人買一雙回來試試看,一千四百刀一雙。”

蓋青雲已經迅速搜到這種名叫月球漫步者的智能產品,讓邱文芳幫著海外下訂單了。

只為了借鑒下這種思路。

他自己就是機械,完全可以把輪子做到機體下面,把邁步和輪子結合起來,絕對比試圖去攻關邁步速率的穩定性要便捷得多。

還順手把搜出來的AI溜冰鞋視頻放給兩人看。

皮特楊聽得興致昂揚:“可以可以,生產還需要投入資金嗎,只要給股份置換,我都可以投的……”

這時候是燕青想說你想得美了!

不過對如此清晰的高科技成果市場化,的確是有前赴後繼的投資方都湧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