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連環招,招招響亮(第2/2頁)

四五億的銷售額!

的確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而市場占有率最高,有三成多的那家品牌,因為也是主推成為看片兒的“顯示器”,燕青根本沒用過更說不上推薦,現在滿臉訕訕的說我們一定向其他家學習,也加入智能化功能。

同時燕青故意沒展示那台照相眼鏡,就因為對方來自國內互聯網大廠,沒參與這個聯盟就不幫著做嫁衣了。

於是現在大家在意的都是:“接下來的產品到底要整合成什麽樣,我們好抓緊時間攻關!”

本來各家各有側重不同,樣式上就有主打戶外的,盡量保持日常佩戴黑框樣式的,還有走科幻風格的輕便簡潔,功能更各有特色。

開會探討唄。

燕青最多以深度體驗者的身份提供些自己建議,重點還是這些位相互唇槍舌劍。

這裏面當然涉及到各家利益,肯定爭得寸土不讓。

最後是宋思雨和稀泥:“我知道你們各有自己的供應商、供應鏈,研發成本、生產成本和負債也不同,要不這樣,盡可能把功能全都統一,品牌也統一成‘Y’標的雲牌,但樣式、生產都各歸各,然後在年底同步上市,用集團軍的方式多款銷售,一年的銷售下來,市場會告訴我們答案,那時候哪部分該調整收縮,哪部分負責研發,哪部分負責銷售,哪部分負責生產,大家相互已經很明確了,有點像我們體育城各項目裏的末尾淘汰制,最差的如果不能做出足夠轉型調整,那就只有遣散離場。”

其實那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是按照各家去年市場份額來定的比例。

現在也明白各家都有研發、生產、銷售體系,肯定很累贅,必然會整合掉一大堆人。

沒想到這麽刺激,這麽狠。

但看看燕青這種網紅帶貨如此兇狠,他們又知道只有加入才有點生機,一旦等這邊整合完功能,真就是市場上開始橫掃所有智能眼鏡,留在外面一點機會都沒,還不如在內部早點找準自己團隊的定位。

燕青最多當個大股東代言人,他是不做董事長、總經理的,宋思雨主管體育城都忙不過來,所以這個管理層還不是要在這幾家裏面磨合產生。

這就等於是二次創業,相互內部競爭。

又探討了幾天,全都咬牙簽署完協議,開始夜以繼日的攻關技術改進,也陸續遣散自己的營銷團隊精簡人員。

畢竟有誰比得過燕青這邊的營銷能力啊。

實際上有種說法已經開始逐漸被所有人認可,燕青才是當之無愧的網紅帶貨王。

他雖然沒有那種誇張的直播帶貨,更沒有賣多少提成多少的巨大利益驅動。

基本都是先拿來自己用用,有感受認可了才收錢點評自己的看法。

然後網友買不買是自己去購物平台或者商家的事,他這裏不做銷售鏈接。

這固然是會讓銷售業績轉化率沒有那麽直接,但也省了很多被蠱惑的激情消費,沖動消費,保證了他的口碑同時,商家也沒那麽多事兒。

關鍵他這一百萬一件商品的價碼,在這個網紅帶貨的年代,真的很便宜了。

對於動輒產生上億銷售額的廠家,這點費用簡直白菜價!

所以在宋思雨那排隊的商品,簡直多如牛毛!

從汽車到體育用品,從手機到各種家電,源源不斷的送過來。

多少網紅,辛辛苦苦追求流量,拼命火得發燙了,連忙開始變現賺錢,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把持不住自己。

瘋了一樣什麽錢都賺,吃相都不顧了。

燕青卻慢慢悠悠,根本不著急。

不知道是不是這種態度疊加他這一連串針對網絡雜音的反擊。

讓大佬也滿意他的能力呈現。

還是在正月底之前拿到了平京那四座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權,首輪簽訂五年時間,每年一千萬承包費用,到期後同等條件下有優先承包權。

宋思雨把剛完成滬海體育城改建的設計團隊又連忙派到平京。

平京主管董亞楠盯著初期動向就行,再幫燕青把電影團隊召集到滬海來開始正式籌備策劃。

因為燕青這時候依舊不忘初心的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老本行上。

基本擺平了智能眼鏡這档子事,他居然又在直播上展開新的摔跤教學。

這個影響力就有點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