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兩千萬的招商會(第2/2頁)

目的還是只有一個:“在我們看來,體育也就是生意,跟燒烤店、服裝店,賣任何東西的店鋪沒什麽區別,而且在這個什麽都可以網購、外賣的年代,健康、鍛煉卻只能自己親身抵達,那麽在這個越來越吃飽穿暖的時代,會有更多人願意購買健康……”

“每個時代總會有人在哀嚎,經濟困難,賺錢不容易,其實每個同時都有人在賺大錢,過得輕松自在,我不是招募大家來搞這個,只是通過這種體驗交流,你們也可以多一種思考的方向,動腦筋思考,遠比傻乎乎的聽別人煽動,要重要得多。”

沒錯,燕青沒有在這些人裏面招募加盟商的意思,只是把這種態度擴散開。

於是整個體驗日,他的講解角度,就沒有停留在專業性的那些身體鍛煉細節,而是論述為什麽會把攀巖墻、蹦床中心、極限挑戰場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因為這是投入最低,卻又最讓鍛煉者容易感到新奇的項目。

譬如我們在航天城已經勘察設計完成的蹦床中心,其實只有幾十個平方,但是卻可以疊加出十多種玩法。

攀巖墻則通過建築外墻或者商業中心大廳挑空來完成,極限挑戰場更是考驗的綜合運動能力,對設施要求其實很低,因陋就簡用鍍鋅水管都能搭建,卻能形成很多趣味性運動方式。

沒錯,一定要強調趣味性。

其實到了專業級運動員,比普通愛好者更加需要趣味性的訓練項目設計。

因為他們已經日復一日的練了十多二十年,完全枯燥乏味的訓練,甚至都無法激勵身體激素分泌,根本達不到訓練目的。

所以現在是把不少專業級的訓練項目拿來掰碎了,用到普通體育愛好者中體驗。

算是降維打擊。

這也是燕青的宗旨,把以前體院那些高墻大院裏的訓練指導手段,普及到普通消費者中間來。

又不什麽捂著就能發財的寶貝,各家體院的專業知識其實鋪開後都能對體育消費市場產生很大影響。

但是以前的體育生大量分散,甚至可能轉行幹其他,很難在投入較高的體育產業裏面就業創業。

消費者也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專業級又比較便宜的教練。

各種市場上的體育培訓班,教練有個大學體育社團經歷,就算是不錯了,連體育師範生都寥寥無幾。

現在體育城的模式就是豎起一面大旗,絕對專業水準,大排档級別的消費價格。

先讓更多人體會到專業體育生,自身運動水平很高,又有豐富訓練經驗能有多強,激發起更多鍛煉的興趣。

然後才是讓體育生們也逐漸培養起訓練場之外的教練能力。

兩邊都能在這座大型商業機構裏提高,最後才分撒出去成為更多的種子,帶動更多人專業鍛煉。

這才是大型體育城存在的意義,利用一茬茬還在校的體育生“勤工儉學”降低成本,用低廉價格的高水平,把整個體育市場搶過來。

這就等於拿一堆茅台酒廠出品的二三線產品,去吊打所有其他各級市場。

在酒行業裏面已經用得很熟練了,燕青算是在體育行業能做到極致。

甚至其他體院都沒法復制他這種模式。

一來沒他這種對體育生極具影響力的大哥風範,二來沒他們動不動幾億投資買產業,然後卻不急著賺大錢分紅的長遠態度。

光這兩條,就讓其他同行拍馬難追。

現在聽燕青一邊嫻熟的操弄各種項目,再隨口把這個體育培訓產業要怎麽做。

大有大的規模,小有小的優勢。

把概念散播開了。

這幾百個體育愛好體驗者的心裏,肯定就不一樣了。

依舊有很多人只是想著我來追星,還免費看看大明星蹭兩頓飯,合影拍照回去能到處顯擺炫耀。

這也就是他們這輩子,可能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但總有些人聽了就會琢磨。

尤其以那些網紅主播為主,他們本來就是容易被影響,或者說容易選擇改變現狀來追求更好可能的脾性。

整個體驗日下來,人和人的差別居然就能這麽拉開。

因為有些人已經站在了經營者角度,看待眼前的一切。

簡直如饑似渴的在學習,而且要把這種學習延續下去!

更重要的是,整個體驗日的過程,燕青還在朝著所有網友直播!

有前後近兩千萬網友進出過這個直播間。

就問影響大不大。

這是兩千萬人的招商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