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體育界的死亡筆記(第2/2頁)

摔跤手、柔道手都有點被問愣住了。

還是燕青解釋:“我們打人是要錢的,每一拳、每次摔翻,那都是要收回多少錢的,你給錢了嗎,你還想白挨打啊,你怕是想太多了吧。”

這下不光直播鏡頭那邊的網友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專門集中到瓊海來學藝的右岸小哥們都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老大說過的江湖奧義嗎?

明白了!

微視都跟宋思雨的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湊了個聯合小組,負責專業拍攝和各種推廣炒作。

本來還想請那位一貫都悄悄站在鏡頭之外的何秘書也上鏡的,很多直播都有這種故意放個花瓶在旁邊吸引眼球的做法。

妖媚秘書卻溫柔而堅定的拒絕了,還戴上遮陽帽跟眼鏡各種回避。

寧願讓體育生露面。

皖省體院有一兩百個體育生過來,在大龍他們的帶領下做“基地服務員”,都是各專業給各國家隊、省隊當訓練助理。

無論是讓這些體育生能夠接觸到各自項目最頂級的高手,可以或多或少學點東西,還是讓他們早早的認清自己沒法在比賽上出頭,就趕緊轉教練等其他選擇。

這種“服務員”也肯定比普通人要懂行專業許多,得了不少訓練隊的好評。

總之燕青在運動員、教練員中間肯定都如魚得水的廣受擁戴。

也算是成功的廝混到了各個項目中。

然後不經意間還抓到條線索……

純粹是在直播後的閑聊中,燕青順口吹噓自己是靠著飛碟射擊這種所謂的貴族運動,抱上了中東土豪的大腿,才有資金做這麽多體育城。

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就笑談他們以後也得靠這抱大腿養家糊口。

原來他們這個級別的省隊、國手退役之後,絕對比田徑、射擊這些項目的運動員吃香得多。

因為國內普及度的關系,其實很多企業老板、單位領導都比較喜歡這類運動,也是很多國企、企事業單位固定的每年行業運動。

所以他們退役之後,也能謀個銀行、國企之類普通人擠破頭才能進去的好單位,到工會、後勤之類去上班。

平時搞搞活動,陪領導打打球,專業指導帶帶單位愛好者,必要時候上場降維打擊的碾壓,有時候還要翻車……

因為每年都有各省高手和國手退役,乒乓球這種拿全國冠軍比世界冠軍還難的項目,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在什麽系統遇見國手了。

藏龍臥虎的很多。

這很正常,總得給這些功勛卓著的運動員謀個去向。

不是所有運動員都有燕青這麽靈活的腦瓜子,能留在體育部門當領導、教練的都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想離開活了半輩子的體育系統,過點普通人的生活。

但就是對燕青沒半點防備,有個國手隨口說起乒乓球、羽毛球現在這種情況都不算什麽了。

實際上有個大家都不太注意的項目,在這方面才是貓膩最多的。

籃球。

和臭名昭著的足球類似,籃球在國內民間的普及度非常高。

這兩者比排球的技巧性、身體要求都要低很多。

所以喜歡玩的人非常多,群眾基礎很好。

而足球需要的場地還是比較大,最主要是一兩個人沒法玩。

籃球一個人或者一群菜雞都能光投籃玩好久。

所以各級專業籃球手,在退役之後被企事業單位招募的也挺多,甚至從體育生階段就被挖去給企事業單位當槍手,還能邊上班邊打球。

但貓膩也就出在這裏。

乒羽選手,個把個就能獨霸某個行業領域,平時也花不了多少錢。

大家退役之後哪怕停了高強度訓練,打普通對手應付十多二十年都沒問題。

籃球還是很吃身體條件的,要保持得比較好。

而且要想保持戰鬥力,不可能只招募一兩個人,得是五六個起步,替補水平不拉胯的話,那開銷就挺大了。

有點類似於業余領域的“職業俱樂部”。

因為籃球往往是很多領域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國企系統固定的職工運動會項目。

花的都是公家的錢,來投領導所好,所以搞這個油水很大。

說這事兒的國手,是知道自己朋友退役去的單位:“膽子小的也就在挖人、維護開支上做做手腳,賺點小錢,膽子大的甚至是幫著在洗錢,就是個高規格的小金庫,畢竟挖個國手,花十萬和一百萬都有可能,賬面上都說得過去,真正花了多少錢,可能打球的人都不知道。”

金牌臥底肯定拿個小本本記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