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始終不忘初心(第2/3頁)

於是國內流傳的東西,稍微跟國際上不同。

好多網友是看過那些小嚴跟自媒體對罵的囂張言論,知道他多半是個什麽官二代移民出去。

聽不懂中文的外媒必然忽略了這部分,各種追問。

燕青都在蓋青雲的建議下,笑眯眯的重復英文:“一切以警方披露為準,我的一切情況交給律師以及代表團處理,謝謝大家關心……”

就一直重復。

光他這個處變不驚的態度,都讓好多鏡頭懟著拍特寫了。

邱文芳就很有做助理的覺悟,絕不在這個時候花枝招展的出風頭。

低調甚至有點灰撲撲的跟在後面,帶著米哈伊照料一切瑣碎。

讓燕青能用最光鮮的形象面對世界媒體。

一瞬間就能傳遍全世界的落落大方。

話說好多國內網友,光是看見燕青這樣穿著件筆挺襯衫,不卑不亢的站在那麽多外國媒體中間,就覺得好喜歡了。

自己給自己當完新聞發言人,再大大方方走進大劇院。

幾位民樂大師在後台迎接他:“聽說你出狀況,嚇一跳!”

“看起來氣色還好,沒問題吧?”

這兩天,射擊項目的教練、領導甚至奧運官方都盡量要求燕青呆在比賽基地內,不要接受各方采訪。

影響太大了,甚至有點把人家耗資幾十億歐元的奧運會風頭都搶走帶偏。

典型的狗咬人不稀罕,人咬狗才是新聞。

奧運會什麽體育類話題,都及不上奧運選手殺人有話題。

今天這完全是被奧運文化方和自家奧運代表團要求必須來的。

他也笑笑:“沒事沒事,誰不會遇見幾個垃圾人呢,正好出來活動下筋骨……”

寒暄商議,還一起吃了很不怎麽樣的西式快餐。

到點兒抓了中阮上舞台,早就安排的今天上《破陣子》、《滿江紅》這一系。

正好。

很多人以為搞傳統文化輸出,就一定要穿旗袍,罩唐裝。

那不過是個皮兒,正兒八經的文化傳播,哪裏需要這些形式上的東西。

真正千年前的唱詞唱腔,然後疊加藝術才華的渲染,才有內味兒。

越是像廣泛流行的搖滾樂隊外表,反而更容易被國際世人接受。

所以哪怕是規格甚高的國家大劇院。

燕青依舊穿著淡黃色的襯衫配牛仔褲,提著“圓吉他”上台。

必然讓聽過沒聽過的觀眾,都先入為主的覺得這不過是支比較另類樂器的搖滾樂隊,就不會有那種看少數民族風情的稀奇感。

別看內地人多,在歐美文化占主流的現狀下,就是少數。

像奧斯卡都給外來電影統一歸類外語片,根本沒資格參與大片競爭。

反而是這樣接地氣的穿著打扮,才容易被接納。

數千人規模的大劇院裏,忙不叠的開始歡呼!

這幾天整個奧運會最有名的人!

在沒登台的這幾天,人家幾位民樂大師可沒閑著。

從巴黎唐人街那邊找了幾面舞獅團的大鼓,在國家隊鼓手的帶領下,演練了些跟古箏、琵琶配合的鼓點。

開場就是清晰的大鼓,由鏗鏘有力到密集重疊。

從仿佛大將掛帥的獨影隨行,再到群體跟隨,那種嘭嘭嘭的直擊內心節奏感。

這跟之前在埃菲爾鐵塔下那種露天音樂會的氣場完全不同。

那種數萬十萬人以上的露天場景,就不要提音質了。

聽個氣氛,聽個響。

但在這種具有聲場設計的大劇院內部,每一片墻面設置都是為了讓音色更美妙。

所以從特立獨行的大鼓沖擊心脈節奏。

愣是可以讓全場本來亂糟糟的歡呼、鬧騰都安靜下來,把目光集中到舞台最顯眼的地方。

看那個年輕人捧著“圓吉他”,在鼓點中切入進去,低頭專心的彈奏。

連記者們都安靜下來,仰頭看著這個專注的年輕人。

難道真是因為這種對音樂的沉浸,讓他能夠輕易避開心態波動嗎。

然後那完全聽不懂的漢語表達,卻向全世界展現出這位射擊運動員的多才多藝。

其實是民樂大師們把編曲做得好。

在燕青那些比較簡單的詞牌名曲調上,做了精彩復雜的編排。

不然單單一支中阮,能彈出什麽大場面。

而且皖師大民樂團的水平,跟這幾位比那也是天壤之別。

浩浩湯湯的恢弘大氣,唱出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大劇院現在也有大屏幕,同樣播放用書法撰寫的歌詞跟多語種翻譯。

燕青那種略帶高音的唱腔,讓不少專家都頗為頷首。

這時候全場觀眾,相當部分還是頗有身份的各國文化官員、使領館人員,跟海量的媒體記者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