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炙手可熱(第2/2頁)

這裏面的名言金句就更讓人記憶深刻。

作為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題材,也是戀愛約會專用曲目。

曲風也果然悠揚婉轉,情意綿綿。

燕青那本來就有點略微偏高的唱腔,更能展現出這種高平調的特性。

唱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居然在全場引起不少女聲尖叫。

不知道是在祭奠隨處可在的異地戀,還是開始對男歌手發花癡。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大屏幕上也同步顯現出書法作品水墨謄現的動畫。

令人驚訝的鏡頭拉開,竟然是燕青自己執筆沉腕的在淩空書寫。

對無所不能的北宋玩家,能寫得一手清秀的小楷跟流暢優美的草書都是基本要求了。

做彩排的時候,要求錄點這樣的小視頻,對燕青來說駕輕就熟。

而在習慣了鍵盤打字,手機輸入的今天,好多人連寫字都變得艱難,更別提書法水平了。

讓射擊管理中心的體育團隊看來,更只有難以相信的驚嘆。

把奧運選手這個任何人終其一生都難以觸摸到的人類巔峰身份,還要疊加其他出類拔萃的技能,那就太讓人刮目相看了。

那個舞台上沉穩演唱的“歌星”,還是我們的飛碟靶選手嗎?

因為傾注了所有精力到各自的體育項目中,他們中間連唐詩宋詞都難以熟悉甚至觸摸。

沒想到平日裏在訓練館裏,已經是別人家孩子的蓋青雲,連做歌星都如此出色?

這不就是文武雙全的現代樣板麽?

不過連燕青自己,在台上都沒有宣傳過這個特殊身份。

隨著一首首詩詞曲目的展現,幾乎所有觀眾都在相互打聽,誰呀,這位青年古風歌手到底是誰?

畢竟燕青之前在青運會上奪得三項冠軍的壯舉,僅僅在體育部門中間有了點名氣。

通過青運會、升旗儀式獲得的那點網紅加成,放到社會上也很容易被日新月異的各種網紅吞沒稀釋。

更是很難在這種跨平台、跨行業的領域被認出來。

流量時代只要不持續曝光,很輕易的就會被流量拋棄。

但能夠真正被老皮這種熱量頂流給拉一把,效果還是斐然。

作為嘉賓,燕青用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來結束自己的表演。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在燕青這裏的宋詞人,也是有時效性的,比水滸晚點的南宋辛棄疾,再到明清近現代的詞他肯定不會。

可以列出來讓他唱,但效果肯定沒他唱當時最流行的那些“時髦”曲目效果好。

蘇軾、柳永、李清照、李煜等人還是“頂流歌星”。

本來按照他個人喜好,打算選東坡老兒的另一首《定風波》來更加契合心態。

但老皮的策劃團隊衡量下熟悉程度,最後還是建議用了這首因為三國演義被國人熟知的名曲。

果然這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的絕唱,讓觀眾們已經輕易能夠跟隨他的歌聲,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時滿場都在高唱!

也許這真是種已經根植在國人血脈中的美感。

揮灑豪邁的氣質,真正展現了什麽叫文化傳承,好多觀眾已經忍不住舉起手機拍攝記錄下這種難得一見的“文化場面”。

原來這麽多人吟詩唱詞的樣子這麽有文化。

一直被嘲笑文化沙漠,文化斷代的底蘊,用這樣一首歌就能喚醒?

以至於燕青終於鞠躬謝幕退場時,全場都在喊再來一首!

而且你這神秘嘉賓,居然都不做個自我介紹,這樣悄無聲息的登台演唱,又在萬眾矚目後就想這麽離開?

沒門兒!

不知道從哪裏傳來的呼聲“留下!”“留……下!”

迅速被全場采納,一起高聲呼喊,要求歌者留下再來!

老皮多有經驗,公開跳開:“青雲,你這會兒下場,換我來是不是要被喝倒彩?”

觀眾們簡直歡天喜地的齊聲調皮:“是……”

把燕青都逗笑了。

其實都是有準備劇本,老皮故作沉吟的思考片刻:“那就請我的朋友,蓋青雲,再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這時候,已經有無數手機在開始搜索“蓋青雲”仨字。

當然舞台上方吊掛的巨型屏幕上也確實出現了這個名字。

不光是這座體育館內部的觀眾在搜索,更主要是被老皮這種頂流吸引的媒體,還有那些專門為流量而生的熱度。

這才開始全力產生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