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嚴且公,苛且正!

翌日。

嵇恒到了改制府。

正式進入改制府,這還是第一次。

改制府內的官員並不多。

很多面相都帶著幾分拘謹,尤其是李二郎等人,面相黝黑,整個人顯得很是低微,甚至不敢擡頭多看嵇恒幾眼。

一副市井小民模樣。

嵇恒入座。

他主動開口道:“今日算是改制府全員到齊的一日,改制府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改制而臨時創建的,而改的什麽制,自然是現行的秦制。”

“天下已變。”

“制度也該隨之變更。”

“這是天下千古遵從的道理。”

“若是不懂得審時度勢,不懂得與時俱進,最終只會為時代拋棄,成為歷史的塵埃,而大秦自立國以來,便孜孜求新,事事求變,這才有了跟周制完全不同的天下。”

“然大秦立國尚短,很多制度並不完整。”

“也並不完善。”

“或許在諸位看來,大秦的體制是很完備的,也都是經過了一百來年的驗證,但此一時非彼一時,商鞅的變革,固然促成了大秦的強盛崛起,只是如今的大秦,早已今非昔比,無論是邊疆,還是人口等等,相較過去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而大秦過去的制度在眼下已擔負不起了。”

“因而改制勢在必行!”

“我知道你們對改制,有很多自己的看法跟見解,也有自己的觀點,這個我都可以接受也欣然認同,只是有一事需說在前。”

“若是大政已決定,便不容任何人質疑,更不許在暗中阻撓。”

“你們只能服從!”

“若對此有異議,可直接離開。”

“我絕不阻攔。”

“但若是留下,還陽奉陰違,那就莫怪我不客氣了,大政之事,容不得人半點破壞,我已上告陛下,請求鑄一柄利劍,用以斬殺府中不臣之人。”

“我現在把選擇交予你們。”

“是留還是走!”

嵇恒端坐席上,目光平靜的看著下方,臉上看不出任何異樣。

蒙毅、張蒼等人對視一眼,眼神同樣很堅定。

他們不可能退出的。

若是之前,張蒼是有退出的打算跟想法的,只是在知曉匈奴南下後,也是直接改變了主意,因為他意識到了,改制府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張良垂首。

根本沒有任何動作。

仿佛對嵇恒的話是充耳不聞。

至於蕭何跟陳平,兩人已看出天下大勢,自不會在這時動搖。

繚可一臉肅然。

他就沒想過離開,尤其主事者還是嵇恒。

更無離開的道理。

至於李左車、公輸讓等人,聽到嵇恒的話,的確臉色微變,但在沉思一陣後,也是選擇了留下,天下像如今這樣登堂入室的機會可不多。

若是錯過,恐再也沒有了。

至少對他們是這樣。

半刻。

所有人都做出了選擇。

無一人離開。

見狀。

嵇恒滿意的點點頭。

他笑著道:“既然你們都選擇留下,我自是尊重你們的選擇,對於你們呈上來的各種竹簡,我大致翻開了一下,覺得不成體系。”

“也難成規章。”

“大秦奉行的是法制。”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而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便早早確立了明確的法制,其中常見的是六律,即《盜律》、《賊律》、《捕律》、《囚律》、《雜律》、《具律》,若論及其他,還有什麽《傳食律》、《行書律》等等。”

“一切自有章程規範。”

“而你們呈上來的辦法跟主意,往往都很零散也很寬泛,大秦總不能因為你們的建議,就弄出一門大而無當的律法吧?”

“什麽類型都沾一點,但又涉獵不多,僅僅就為了一事。”

“這未免太過浪費行政官吏了。”

“也太過耗費底層官吏的心神跟精力了。”

“因而這是不可取的。”

“也不可用。”

“當下你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新建一個成文成規章成體系,能夠容納你們提出的這些觀點意見的律法脈絡,而且是一門完整且成條理的主脈。”

“大秦已經有一門《法律答問》了。”

“不需要再有一本。”

“你們要做的是創建一門新律!”

“一門獨立於大秦現有律法之外的新律,能夠完美的包容你們提出的各種觀點跟看法的新律,甚至還能隨著時間不斷補充完善的新律。”

“這就是今日之會的內容。”

聽到嵇恒的話,所有人腦海一下懵了。

創一門新律?

這‘鐘恒’當真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大秦現行的律令,已經有上百年了,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早已十分的完備了,想要在已經很完善的律令下,再重新創造一門新律,這怎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