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軍功爵制要變?

公子高幾人面面相覷。

見幾人不吭聲,嵇恒把目光停在了公子高臉上。

公子高面露一抹苦笑,稽首道:“先生言重了,我等沒有爵位,按大秦律令,是沒資格出仕的。”

“不瞞先生,出仕……我等兄弟並未想過。”

“唯一念想,便是獲得爵位。”

“名不正則言不順。”

“我等得父皇信任,準許位於宗室籍,但此做法有悖律令,也實在令人難以啟齒,大秦宗室子弟,向來鐵骨錚錚,出入沙場,建功立業者比比皆是,過去不少嬴姓子弟因斬獲軍功過少,沒能位列宗室籍,這也成了不少嬴姓子弟平生之憾。”

“我等雖位列宗室籍,但實則名不副實。”

“心中惶恐。”

“這才特意來請教先生。”

嵇恒看了公子高幾人,眉頭微微一皺。

幾人依舊有些隱瞞。

不過他大抵清楚是為什麽。

因為他們的宗室籍是始皇給的,若是有朝一日始皇沒了,他們現在頭上的宗室籍,未必在律法上站得住。

大秦的宗室享受著豐厚的待遇。

他們素來養尊處優。

若是有朝一日被奪去宗室籍,對他們而言,恐怕連生計都難以維持,不過公子高等人現在擔心的未必是自己的宗室籍,而是自己子嗣及以後子弟的宗室籍。

他們現在受到的優待其實是不正常的。

也是不合禮法律令的。

但正因為此。

他們眼下享受的一切是沒有明文規定的,即其實是介於始皇的‘愛護’才能獲得,實則他們只是一介白身。

所以他們才迫切的想要獲得爵位。

因為爵位是實打實的。

大秦過去的宗室子弟所獲得的年秩、田宅等,都是跟自己的爵位掛鉤的,只是相對於尋常官員,同等爵位下宗室子弟享受到的更為優渥。

但畢竟是有法可依。

眼下始皇年歲上去了,扶蘇也越來越得勢。

他們卻越來越邊緣化了。

等到扶蘇即位,到時扶蘇看在兄弟情誼上,或許會保留他們的宗室籍,但他們的子嗣呢?他們自身沒有爵位,其子嗣又如何繼承?

又能繼承什麽?

這便是他們的不安之處。

嵇恒道:“你們其實不用這麽遮遮掩掩,這是宗室子弟都要面臨的問題,尤其大秦還是以法立國,對此更是嚴明。”

“你們沒有爵位,即為一介白身。”

“爾等子嗣同樣為白身。”

“甚至於因親近關系,爾等子嗣甚至可能被趕出宗廟,到時不僅不能蒙蔭五代,恐怕連三代都夠嗆。”

“你們有此擔心是正常的。”

“不過……”嵇恒頓了一下,搖頭道:“你們的爵位之路其實已經斷了,隨著南北戰事停歇,你們幾乎沒有如過去宗室子弟一般入伍的可能。”

“至於出仕更無機會。”

“當年天下一統,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官吏匱乏,始皇尚沒有準許讓爾等出仕,眼下更不可能準許。”

“至於通過奇淫巧技獲得爵位。”

“也不現實。”

“大秦涇渭分明的戶籍制,也阻隔了你們獲得爵位的可能。”

公子高苦笑一聲,肅然端坐的身子,也是一軟。

他們如何不知這些?

甚至於。

當初新朝初立時,他們是支持分封的。

只不過不敢明言。

實則其實算不上是支持分封,只是不想繼續呆在鹹陽了,更不想成個被圈養的無爵位在身的宗室子弟。

鹹陽的高墻,對他們而言,已成了牢籠。

將他們束縛的太久了。

只是……

他們不甘心。

人都是有不甘心的。

尤其他們還身處大秦皇室,就這麽黯然的甘於沉寂,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

他們不敢對皇帝位生出覬覦之心,自知沒有這個能力,更不可能得到朝臣支持,一來他們沒有扶蘇這樣的深厚人脈,二來也不怎麽受父皇喜愛,所以早早便打消了那不切實際的念頭。

但大秦律法嚴明。

在律法之下,大秦不養無用之人。

他們心中同樣有危機感。

而今的他們只是借著父皇對子嗣的寵愛,才暫時得以位列宗室籍,但這種寵愛是有限度的,也是有時限的,終有一日,這些優待會被收走。

到時。

他們一脈又將何去何從?

若是沒有去過外面,見識過外面的世界。

他們本可以繼續忍受。

但嵇恒之前提出的重走開國路,卻讓他們一下打開了心扉。

他們想要走出去!

他們不想再被關在高墻之內。

因而這次才特意前來問計嵇恒,想讓嵇恒幫他們出個主意,讓他們能借此獲得爵位,繼而避免日後被掃地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