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鴛鴦債(十三)

心臟既碎,齊子言身死,雙膝一軟栽倒在血泊中,回天乏術。

意料之外的結局,但在場幾人卻並不覺得有多驚訝。

齊子言與柳如霜的恩怨糾纏終是以他的死亡劃上了句號。

當年的柳如霜染病後必死無疑,倘若齊子言選擇好好照顧她,或是與她坦誠,而非欺騙,絕無可能走上如今這般結局。

他的死實為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只是……

姜嶼轉過頭,看向身側微笑著鼓掌的謝知予。

雖然齊子言不值得同情,但也不至於……

姜嶼原本是想用幸災樂禍這個詞的,可又覺得這樣說不太好,而且從謝知予的表情來看,不像是嘲笑,倒更像是單純地在看樂子。

但這似乎也好不到哪裏去。

許是她的目光太過強烈,謝知予若有所覺,停住動作,轉頭朝她看來。

“師姐為何又在看我?”

姜嶼抿著唇,想了好一會兒,還是將原來想說的話咽了回去,搖了搖頭。

“沒什麽。就是想告訴你那面鏡子在地上。”

柳如霜的怨魄散去後,本體也受到了影響,虛弱倒地,身影變得透明,最終也化為了一縷白煙消散。

當啷一聲,煙霧中忽現一面圓鏡掉落地面,反著月光。

自鏡面中心又突然出現一道裂痕向外延伸,哢嚓幾聲,鏡面四分五裂,碎成了無數小塊。

謝知予明明是為了這面鏡子而來,此刻卻並不急著去撿,而是從容坐在屋頂上,觀察著底下發生的一切。

直到看見寧秋從一堆鏡子碎片中找出一塊掌心大小的碎片,他才悠悠開口。

“師姐可曾聽過過去鏡?”

姜嶼覺得“過去鏡”三字有些耳熟,仔細回憶了一遍,才記起曾在原文中見過。

過去鏡為上古神器,能打通過去與現在的通道,與過去之人溝通借力。

打個比方,倘若閱讀古籍仙法時遇到晦澀難懂之處,便可用此鏡一照,即可在鏡中見到最初留下仙法之人,與他直接探討。

若是用來照人,見到的便是與被照之人有關的過去經歷。

此鏡雖無大用處,可若用在魔淵,照其禁制,說不準能見到隕落的初代魔尊,知曉當年封印之法,向他借力再次封住魔淵。

只是過去鏡早已不知去向,仙盟曾派出弟子四處找尋,無奈俱都無功而返。

姜嶼忽然想起自己在鏡中見到了謝知予的過去,心中遽然一驚。

該不會……

她呆呆望著寧秋手中的碎片,一時還有些恍惚不可置信。

原文中自始至終都下落不明的過去鏡居然就這樣被他們找到了。

寧秋與池疏雖不認識過去鏡,卻也從鏡面閃爍的光芒中隱約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小心翼翼將其收好。

謝知予坐在屋頂上,屈起一條腿,將手隨意搭在膝蓋上,如戲台之下的觀眾看戲子一般觀察著其他人的反應。

夜風將他身後的發絲吹得微微揚起,他側對著月光,半張臉匿在陰影中,心情愉悅地彎起了嘴角。

*

柳如霜怨魄消失後,屍體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具白骨。

夏氏平靜地接受了齊子言的死訊,未曾在外人面前掉過眼淚,只是夜深人靜時,她會抱著齊子言的畫作在院中,安靜垂淚,獨坐到天明。

這個結局唯獨對夏氏來說是不公平的,她怨,卻也不曾怪過誰。

她替柳如霜尋了處風水寶地安葬,又為齊子言操辦了一場喪事,用齊子言留下的錢財和畫作開了間畫坊,開啟了新的生活。

渝州邪祟一事解決後,幾人也即刻啟程,趕回天衍宗。

在知曉鏡子來歷後,寧秋當即決定將其上交,卻又覺得不能搶功,便拉著其余三人一同面見謝無咎。

頭一回見這位天衍宗掌門,姜嶼緊張的同時又難免有些好奇。

論資歷和修為,謝無咎都不是最適合掌門的人選,卻因其性格溫和,處事細心周到,為人公正講義氣,人緣口碑極佳,在寧隨風逝世後順理成章地被推舉為了新任掌門。

門派之內,倘若隨意問一名弟子最尊敬崇拜的人是誰,答案必定會是謝無咎。

幾人來到掌門所住的主峰,弟子通傳後等了約莫半刻鐘,謝無咎才匆匆趕來。

他一進屋便揮退其他弟子,也不先問幾人有何要事,直奔寧秋,擡手屈指敲了敲她的腦門。

“和你說多少次了,不要總是往危險的地方跑,你怎麽總不聽話!若是出了什麽事,叫我怎麽和你爹爹交代!”

雖是斥責,語氣裏卻並無責備的意思,甚至能聽出一絲略帶寵溺的無奈。

寧秋知曉他是關心自己,並未躲開,待他敲完後才開口討饒。

“謝伯伯先別生氣嘛,有池疏保護我,不會出事的。”

她邊說邊找出用綢緞包起來的鏡子,神神秘秘地交到謝無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