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1章 南方有虎

龍銳軍殲滅遼東軍之後,秦逍就想過聯合麝月在徐州和江南的力量,兩路進逼京都,對京都形成夾擊之勢。

他從不輕視任何敵人。

京都雖然屢遭變故,但他也知道想將夏侯和澹台懸夜一黨拉下馬,絕非易事。

在他的計劃之中,自己必須以東北為根基,先求自保,再圖入關。

如果自己能在東北穩住腳跟,麝月亦能控制江南和徐州大片地區,那麽復興李唐的力量就足以與京都抗衡。

只是東北剛剛經過大戰,戰後需要推行各種休養生息的政策,短時間內自然是絕無出兵入關的計劃。

但此番徐州之變,卻是讓秦逍明白,進取京都的機會就在眼前。

京都夏侯肯定是想不到神策軍會遭受如此慘敗,更不會想到太史存勖會與李承慶暗中聯手,以假道滅虢的手段直取京都。

高手對弈,一招失手,滿盤皆輸。

而夏侯走出的幾步棋都出現失利,甚至使出利用邊軍南下攻打徐州這樣的昏招,這對夏侯來說,幾乎是致命的失誤。

現在的京都,肯定是陷入混亂之中。

秦逍心知絕不能給京都喘息的時機,有些機會一旦錯過,再想圖取,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

“怎麽不說話?”見麝月坐在自己腿上低頭沉吟不語,秦逍還只以為麝月是在意夏侯的生死。

雖然麝月舉旗反對夏侯,但歸根結底,血濃於水,她們終究是母女,到了生死關頭,麝月心存猶豫也是能夠理解,柔聲道:“如果真的拿下京都,夏侯還是由你處置發落,我保證其他人絕不敢動她分毫。”

“我不是在擔心她。”麝月知道秦逍誤會,輕嘆道:“她早已經六親不認,我又何必自作多情?而且真要攻下京都,以她的性情,也不會任由別人決定她的生死。”說到這裏,頓了一下,似乎不願意多提夏侯,直接道:“我擔心的是南邊。”

“南邊?”秦逍一怔,但立馬想到什麽,皺眉道:“你是說裴孝恭?”

麝月點頭道:“其實我一直都在擔心裴孝恭那邊有動作。大唐除了北方四鎮之外,兵力最強的便是裴孝恭的南方軍團。南方軍團號稱十萬兵馬,雖然實際上並沒有那麽多人,但六七萬人還是有的。”

“聽聞裴孝恭就是夏侯家一手提拔起來。”

麝月道:“不錯。裴家也是武人世家,開國虞國公之後,也曾是名聲顯赫。但後來裴家卻沒有再出過獨當一面的名將,逐漸消沉,幾乎要沒落。他的父親官拜四品宣威將軍,但才幹平庸,有名無實。當年青州叛亂,夏侯元稹為了拉攏裴家,舉薦其父領兵出征,但其父沒有統兵之能,一開始打的混亂不堪,好在裴孝恭挺身而出,才順利平定青州。”

秦逍心知比起那些大唐開國功勛武將的後裔,裴家實在是不起眼。

“裴孝恭倒是文武雙全。”麝月道:“他年輕的時候,在荊州擔任過武將。當時荊州有三狼之亂,聲勢不小,卻被裴孝恭迅速平定。此後他還被調往南疆,剿滅了幾支叛匪,打出了名氣。夏侯元稹對他很是賞識,後來裴孝恭被調到京都,夏侯元稹舉薦其擔任武衛營統領,他有今天,算是夏侯家一手提攜起來。”

“他擔任過武衛營統領?”

麝月點頭道:“他擔任武衛營統領的時候,剛滿三十歲,那是大唐立國以來,最年輕的武衛營統領。幾年之後,夏侯篡位,武衛營就成了夏侯手中掌控的最強兵馬。三州七郡之亂,裴孝恭跟隨其父領兵平叛。當年圖蓀人是被太史家打出去,但三州七郡之亂被平定,裴孝恭居功至偉。”

“所以他在平定三州七郡之亂的時候立下赫赫戰功,爾後才被調往南方?”

“平定叛亂之後,南疆慕容的實力並沒有任何損失,而且控有南疆兩州十四郡,成為朝廷最大的威脅。”麝月解釋道:“於是裴孝恭在夏侯家的支持下,坐上了南方軍團大將軍的位置。他倒也領兵打過南疆幾次,都是無功而返。後來向朝廷諫言,南疆地處偏僻,環境惡劣,並非速取之地,而是要步步為營。當時朝中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都覺得是裴孝恭能耐不行。不過夏侯元稹力挺裴孝恭,支持打持久戰的戰略,如此也就無人敢反對。”

秦逍道:“所以南方軍團只守不攻的戰略,源自於裴孝恭?”

“是。”麝月唇角泛起冷笑,道:“其實如果當年朝廷傾盡全力攻打南疆,未必不能拿下。裴孝恭和夏侯元稹堅持只守不攻的策略,分明是存有私心。”

秦逍眼珠子一轉,道:“如果真的迅速打下南疆,南方太平無事,南方軍團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一針見血。”麝月道:“夏侯元稹將南方軍團當做夏侯家的嫡系,只要南疆慕容存在,南方軍團就會一直存在。夏侯元稹掌管戶部,軍需都是由他做決定,每年向南方軍團提供的錢糧裝備不計其數。北方四鎮十萬大軍,還要時不時地與圖蓀人作戰,而南方軍團兵力比北方四鎮少許多,多少年來也幾乎沒有對南疆再發動過攻勢,但得到的錢糧物資卻遠超過北方四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