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紕漏

塗司馬此刻就在茂林之中。

他與皇甫雲昭商議過後,快馬加鞭趕回遼東,將計劃向汪興朝詳細稟明。

正如皇甫雲昭所料,在汪興朝召集幾名心腹部將商議此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對皇甫雲昭存有懷疑之心,對於皇甫雲昭送上的厚禮,都持有疑竇之心。

就連汪興朝也是猶豫不決。

營平之戰後,遼東軍損兵折將,而且丟失一郡之地,可說是遭受重創。

皇甫雲昭和竇雄等人歸附秦逍,更是讓遼東震驚。

不過還是有人懷疑,皇甫雲昭和竇雄等人降敵,很可能是迫於無奈,假意投敵。

否則這些猛將都投向龍銳軍,遼東軍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

龍銳軍剛出關的時候,遼東軍上下只是將其當做眼底之屑,只覺得那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不堪一擊,甚至用不著遼東軍出面,直接由黑山匪就可以將他們逼回關內。

可是這一年來,形勢急轉直下,許多遼東將領只覺得宛若一場噩夢。

帶甲兩萬控有四郡的遼東軍,短短一年間就丟失一半地盤,而且折損了過半兵力,更致命的是,這折損的兵馬,並非都是戰死沙場,而是投向了龍銳軍。

遼東諸將實在沒有想到自己的兵馬竟然如此毫無鬥志。

塗司馬見過皇甫雲昭之後,帶回去的消息讓眾人又喜又憂。

歡喜的是如果皇甫雲昭果真是詐降,那麽現在正是遼東軍重新奪回營平的好機會。

誰都知道,龍銳軍如果僅僅控有遼西,遼東軍還能有機會一較高下,但若是連營平郡也徹底落入龍銳軍之手,那麽遼東軍在這場兩軍之爭中幾乎注定會落敗。

所以遼東軍想要存活下去,營平郡勢必要奪回。

皇甫雲昭在順錦城如果能重新豎起遼東軍旗,那當然是讓遼東諸將大感振奮之事。

但皇甫雲昭的計劃,卻又讓不少人心中疑竇,懷疑這其中是否有什麽貓膩。

遼東軍在與龍銳軍的數次交鋒之中,連連落敗,兵無鬥志,損失的兵馬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補充起來。

雖說遼東軍已經開始征募青壯,補充兵力,但要訓練出真正的可戰軍士,那絕非一年半載就能夠做到,所以遼東軍如今所能依靠的只能是那一萬人左右的老兵。

如果說在營平丟失之前,遼東軍還有進取之心,存有攻克遼西的打算,那麽丟失順錦之後,遼東軍上下已經是恐慌一片,許多人都知道遼東軍已經失去了主動權,再想扭轉局面已經是難上加難。

但皇甫雲昭卻是一個希望。

皇甫雲昭的立場,對遼東軍至關重要。

如果皇甫雲昭是真的投向龍銳軍,鐵了心要追隨秦逍,那麽遼東軍幾乎再無翻盤的機會,可是只要皇甫雲昭重歸遼東軍,即使扭轉局勢的希望也不算太大,但卻至少還有一搏之力。

皇甫雲昭以陳芝泰的兩千兵馬作為回歸遼東軍的投名狀,如果遼東軍不去配合,不予調兵伏擊,那麽皇甫雲昭當然會感覺到遼東軍對他的不信任,自然也不敢回歸。

所以為了是否出兵,遼東諸將也是好一番爭論。

塗司馬自然是力主出兵。

本來他與皇甫雲昭就有私交,而且皇甫雲昭的這次計劃如果順利實施,真的吃掉了陳芝泰這支人馬,皇甫雲昭固然是立下大功,他塗司馬也同樣是功勞不小。

汪興朝賞賜麾下有功將領的時候,倒也是素來慷慨,塗司馬知道一旦配合皇甫雲昭順利達成目的,汪興朝少不得要重賞自己,所以對此計劃自然是異常熱心。

他在說服遼東諸將的時候,心知要出兵,就必須讓諸將放下對皇甫雲昭的疑竇之心。

要讓眾人放下戒心,在塗司馬看來並不難,只需要從皇甫雲昭的利益上去分析。

皇甫雲昭是遼東軍中的幾位巨頭之一,雖然並不熱衷於遼東諸將跑馬圈地之事,但皇甫家在遼東軍的根基太深,影響力太大,本就擁有大片的土地。

汪興朝雖然對皇甫雲昭一直有戒心,甚至利用軍中其他派系制衡皇甫系,但卻也對皇甫雲昭一直籠絡,多年來也是時常賞賜土地,所以皇甫家在遼東的良田也是極為豐厚。

而秦逍在遼西施行均田策,從一開始就禁止軍中將士占田霸地。

所以皇甫雲昭投在秦逍麾下,肯定也不可能賞賜田地。

在遼東諸將的意識中,金銀再多,也比不上握有大片的良田。

汪興朝派出塗司馬面見皇甫雲昭的時候,就已經向皇甫承諾,會將營平郡交給皇甫雲昭,這當然是一份龐大的賞賜,以遼東諸將的思維,皇甫雲昭不可能不動心。

塗司馬也正是一針見血指出這一點,堅信皇甫雲昭不可能放棄這樣優厚的條件,而諸將也正因為塗司馬這樣的說辭,從利益上考慮,也都放下了戒心,覺得皇甫雲昭應該不至於放棄如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