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小軒窗

夏末的雨勢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雨後的街道就顯得十分幹凈。

整整一天,秦逍處理了不少事情。

處理事情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有總攬全局的思路,許多事情千頭萬緒,會讓人糾結其中而焦頭爛額,反之如果抓住處理事務的要領,許多看起來很復雜的事情,也就變得很簡單。

龍銳軍控有遼西,而且已經將勢力延伸到營平郡,面對遼東軍這樣的勁敵,如果事必躬親,實在是有太多的事情要處理。

只是秦逍也漸漸明白,總攬大局的重點,其實就是如何用人。

用最適合的人卻做最適合的事情,那麽很多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收攏民心,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均田策自然是最重要的手段,而白玉樓領著一幹人在遼西有條不紊地檢地分田,推行政令,卻也是讓秦逍不必親自將太多的精力耗費在那方面。

白玉樓等人是花了多年的時間專門研究均田策,對其中的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是反復進行推敲,而且這些人也確實有抱負,秦逍知道只要不出意外,這些人肯定會將均田策堅持推行下去。

雖說秦逍對均田策也有大致了解,但如果這件事情真要由他親自主持,他還真不知道從何下手。

檢地開田,核查戶籍,分發田地,宣傳賦稅標準,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每一項都需要專業的官吏去幹實事,不但要盡量避免與地方世家豪紳出現太大的利益沖突,而且還需要讓百姓明白均田策的要領,這些事項無論哪一項,秦逍自問都無法妥善處理。

而白玉樓等人卻是處理得有條不紊,這更是讓秦逍明白,自己不是什麽都需要懂,但卻必須讓內行人去做內行事。

而且他很清楚,當下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只有三樣,一是民心,二是錢糧,三是兵馬。

民心是重中之重,也是自己立足的根本,有了立足之本,便需要手握兵權和財權,如此才擁有生存下去的實力。

京都劇變,如果沒有力挽狂瀾的猛人,天下形勢只會是越來越糟糕,大唐帝國份分崩離析也是在所難免。

秦逍自然希望能夠鏟除澹台叛黨,力挽狂瀾扭轉局面,振興大唐,讓天下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但他更是明白,無論是當前的局勢,還是龍銳軍目前的實力,自己其實都無法扭轉大局。

即使想要除掉澹台懸夜及其黨羽,前提也是龍銳軍必須要生存下去。

如今不同從前,自己手底下有數萬人,這些人的生死前程都在自己手中,身在東北,已經是有進無退,要讓這些人生存下去,就只能將擋在面前的荊棘全都斬斷。

一山不容二虎,遼東軍是絕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龍銳軍在東北生存下去,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雙方最終只有一股力量能夠在這片大地生存下去,所以秦逍知道自己並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走到底,不是遼東軍被擊垮,就是龍銳軍失去生存之地。

這次交鋒,已經對遼東軍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對方士氣低迷,反倒是自己這邊士氣振奮,所以秦逍也是判斷,遼東軍在當前只會采取防守策略,皇甫雲昭吃了這麽大的虧,肯定不敢輕舉妄動。

正好趁這段時間,加強軍備,特別是糧草物資的囤積,極為重要。

直到天黑的時候,秦逍才交代好諸多事務,想到已經有些日子沒有去朱雀那邊,也不知道影姨是否已經適應這邊的生活,換了一身便裝,先到街上買了一些點心,這才往朱雀的小院過去。

他買的點心是東北的小特產,心裏卻是尋思朱雀到了東北,肯定不會輕易離開小院在外走動,未必知道這些小特產的存在,自己帶些過去,也讓影姨嘗嘗。

畢竟她孤身在這邊,身邊沒有其他人,肯定是十分孤單。

而且秦逍沒有忘記,影姨最近肯定是在為自己調配藥物,肯定也是花了不少精力,無論怎樣,自己也該表示一下感謝之心。

到得小私塾的時候,天色早已經暗下來。

廣寧城的治安是由宇文承朝安排人負責,日夜巡邏,自打龍銳軍進城之後,廣寧的治安其實一直都還不錯,雖然談不上路不拾遺,但龍銳軍上下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所以百姓也已經接納了龍銳軍的存在,從初始對龍銳軍的警惕和恐懼,到如今已經不再有任何的敵意。

小私塾遠離喧嘩之所,偏僻幽靜,平日裏幾乎無人跑來這處荒廢的小私塾,天黑之後,更顯得冷清。

秦逍拴好馬,這才到了籬笆門外,院內一片死寂,周圍的蟲鳴之聲清晰可聞,如果不是看到左側的內室窗戶透著一絲黯淡的燈火,會讓人以為這裏根本不會住人。

秦逍心想幸好影姨功夫了得,這要是換做一般的女人,誰敢孤身住在如此偏僻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