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太白入月

古人為區分天空星象,將天星劃分為三垣星二十八宿。

因為紫微垣正處中天,古代多認為紫微垣內是天子居住的地方,所以歷代皇宮通常又被稱為紫微宮。

京都修建之時,重星氣天象,用天人合一的理念,引洛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洛水當然就寓意天漢銀河,橫橋指的便是天津橋。

皇城在京都正南方,而紫微宮則位於皇城的正中心。

紫微宮西有禁苑和谷水為屏障,北有曜儀城和圓璧城護衛,南方有太微城作為天然屏障,所以從地理位置來說,紫微宮無論哪個方向都有數道屏障,即使是東邊,也有一直是太子居住的東宮和外郭作為屏障,尋常百姓連皇城都進不去,就更不必說進入紫微宮。

不過皇城的東宮其實一直空缺了很多年。

先帝不到四十歲年紀便即過世,後宮嬪妃也沒有為先帝生出一位皇子,所以先皇德宗一朝,東宮無主,而當今聖人登基之後,東宮更是空蕩。

南方太微城是按照天宮三垣的太微垣命名,星象將天空中央分為太微、紫微和天市三垣,太微垣是三垣之中的上垣,位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在北鬥之南。

太微城內建築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著至高的權勢。

太微城西南門被稱為麗景門,靠近麗景門不遠的城內,有一座宏偉的宮殿,與太微城內其他宮殿金碧輝煌相比,這座宮殿顯得頗有些灰暗,甚至造型也顯得古樸端正,談不上絢麗壯美。

但沒有一個人敢對這座宮殿生出絲毫的不敬之心。

這是禦天台所在,禦天台是專門為聖人觀察天象,禦天台可以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幻,推算占蔔出氣運,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變化。

從小了說,這裏可以根據天上的星象,來推算一個人的命數起伏,從大了說,則是可以蔔算出一個國家的運勢興衰。

如果說人們對街頭那些占蔔算卦的算命先生還將信將疑,卻無人敢對禦天台有絲毫的質疑。

民間私下有傳聞,當今聖人本是皇後命數,可是很多年前,當時還是夏侯聖後身邊親信的當今大天師逆天改命,生生將夏侯的命數移至紫微宮,擁有了帝王之命,也因此聖人可以順利地成為天下之主。

此事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楚,但七年前京都遭逢百年一遇到的旱情,連續三個月沒有降下一滴雨,正是禦天台的大天師親自在引龍台作法求雨,不到三天時間,京都降下甘霖。

如果說紫衣監已經是帝國十分神秘的衙門,但比起紫衣監,禦天台就更加神秘。

大唐三省六部五監九寺各司衙門,全都是在皇城之外辦公,唯獨禦天台設在皇城內的太微城裏,而且擁有一座巨大的宮殿作為禦天台單獨的處所。

沒有天子詔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打擾禦天台。

那位大天師常年深居於禦天台之內,雖然人們對禦天台知之甚少,但能夠讓聖人特旨讓大天師居住於皇城之內,由此可見聖人對這位大天師的信任和重視。

月色幽幽,老天爺至少在這一點上還是公平的,普天下的人們都可以沐浴在月光之下。

只不過大多數人對於上天這樣的恩賜不以為意。

禦天台宮殿的屋頂,有一處花崗巖石制作的石台,石台上雕刻著日月星辰,這便是引龍台,此時此刻,一名全身素白的男子站在引龍台上,雙手背負身後,夜風吹過,將他的衣袂吹起,自有一股仙風道骨的氣度。

男子面相看起來不過五十出頭年紀,而且或許是懂得養生,所以不顯絲毫蒼老,但卻滿頭白發,與他頗顯年輕的面孔頗不相符。

他身材修長,極度契合的素白長衫讓他的身材也顯得挺直。

在白發男子身後兩步之遙,是一名渾身純黑色宮服的男子,比白發男子看上去大上幾歲,和白發男子一樣,嘴上沒有一絲胡須,與白發男子挺直的身體不同,宮服老者身體微躬,看上去對白發難以有一絲敬意,但卻不又不似宮裏的奴才們見到貴人深躬。

他略微躬身,只是向白衣男子表示一種敬意,但沒有深躬,至少也在證明,他並非白衣男子的仆從。

白衣男子背負雙手,望著布滿星辰的夜空,身體一動不動,而黑衣男子也如同雕像一般,保持著微躬的姿勢。

月光下的禦天台靜怡而肅穆,許久過後,白衣男子終於輕嘆了一聲,顯得頗有些惆悵。

“大天師是否看出什麽?”黑衣宮人上前一步,輕聲道:“聖人夜夢烈火熊熊,不知是什麽兆頭?”

“太白入月!”白衣男子大天師平靜道:“太白為兵,月在中天,或許將會有刀兵之亂。”

黑衣宮人眼角微跳:“太白入月?大天師,西陵叛亂,所謂的刀兵之亂,是否就是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