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沒用了嗎?(第2/3頁)

先拍大場景,周樂又一次的顛覆了大家的認知,不僅是大場景,還是跟自然景觀息息相關需要大範圍清場大批量使用群演和工作人員的大場景。

一天消耗數百萬,這還得說各種大型器械是拍攝所在地相關部門予以支持的,大批量的群演有很多都是拍攝地附近的士兵來幫忙,不然這一天的消耗數額直奔著八位數去了。

依舊是大家熟悉的風格,每一個鏡頭都精益求精,哪怕明知道耽擱一天要白白損失幾百萬,也絲毫不會對品質有半點的松懈。

《創世紀——地球隱秘》,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三部,在這一部周樂終於開始對整個電影世界的大背景有了相對系統完整的說明,他的情節不是靠演員對話來推動,依舊是靠劇情來推動,到幾個在零星人到來之前就保持著神秘的區域探險,以此來解開地球這些神秘所在的由來。

之前兩部,都是一個大場景,這一次是連續幾個大場景和幾個風格的探險地,內容更豐富了,節奏轉換更快了,誰都知道只要周樂把控好節奏讓劇情依舊過癮,那這部戲肯定要更受歡迎。

華夏內兩個外景,一個是在滇省,曾經華夏一個少數民族的秘聞。一個是在大漠,大漠黃沙消失的樓蘭古城。

海外一個場景是在島國,在這裏也有一些跟華夏息息相關的歷史過往。

三個地方,三種不同的地貌特征,拍出來的感覺也要不一樣。周樂也要將這三個地方曾經影視劇拍攝出來的風格,予以自己風格的轉換,你不能拍攝大漠,就給人一種《新龍門客棧》的既視感。

這等於是說,一部戲別的不說,光是畫面風格,周樂就要顛覆三種過往影視劇達到一定高度的風格,難度上升了不止一倍,這一次在第三部裏,周樂光是身邊的執行副導演,就選了四個人,一個是來自華夏影視集團的資深副導演,三個是他公司自己培養的新人,沒打算讓他們獨擋一面,他們需要做的是完全分解周樂的忙碌,將一些細節化的東西去拍攝現場落實。

除此之外,他的劇組內也沒有那麽多別的稱呼,統一都是掛著劇務的職位,足有十六個人,方方面面細節全部都是他們在具體實施,他們管的可不是衣食住行這些後勤瑣事。

一個現場,需要動用的大型器械,這就需要一個專門的人去對接,周樂跟很多人一樣,最痛恨的就是遇到事情找不到人問,什麽事沒有明確誰負責,一問三不知,一問就推諉。

他的劇組,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專門的劇務去負責,權力很大,然後他們遇到一些需要解決的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到具體拍攝,都會跟副導演溝通解決。

群演這一部分誰負責;道具服裝這一部分誰來溝通;演員的安排是誰負責;現場設備維護我需要找誰;具體拍攝時的工作人員由誰來負責溝通協調;後勤方面誰是負責人……

專門有一個人與明星助理對接,還有一個人專門負責明星們的衣食住行,劃分細致的原因只有一個,更快更好的將問題給解決掉,確保每天都要大批量耗損資源的拍攝,不因拍攝之外的因素而有分秒的耽誤。

到演員層面就更沒的說,這樣的劇組,台詞你要是不背的滾瓜爛熟,真都不好意思到現場拍攝,輕傷不下火線都是標配,動作戲提前在拍攝前做好準備都是基礎素質。

劇組內各個服務部門更是如此,每一個部門都不允許自己有絲毫的錯誤,除非是特殊的意外,不然每一件事都是提前做好預備工作,到了現場一個劇組涉及到近千人,依舊可以井井有條。

周樂手裏的對講機,他只需要喊出一聲,裏面就會傳來最直接負責人的最快速度回復。

四名副導演和十六名劇務,是這對講機跟周樂直接溝通的人,誰負責那一塊出現問題或是周樂臨時有需求,他拿著對講機發話,對方會第一時間回復,以他們的親力親為也不太會有完全不知情的時候,真遇到需要下面反饋的時候,一個個面對導演也都是擲地有聲:“我馬上了解,給我三分鐘時間。”

“我馬上去溝通。”

現場照明燈壞了,有時候都不需要周樂去發號施令,各管一攤的人自己就更換,所有設備維修體系是全天候待命,除了大型器械之外盡數還都有備用工具,第一時間上備用好的設備,不耽誤拍攝,然後馬上現場對之前工具進行維修。

整個劇組的效率,影響著每一個後加入的人,他們可以是閑庭信步的走進來,但絕對超不過十分鐘,就會被劇組的氣氛帶動,走路腳下帶風。

現場不會有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不會有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的人。除了休息時間,抽煙嬉笑或是放松自己的人幾乎沒有,暫時沒有事情的人,也會在一旁安靜等候,一旦有需要第一時間就會達到屬於自己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