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遠航,本星系位面(第2/3頁)

群星位面中的九級文明科學家們都想要探索這個問題,但最終都只能歸結於宗教。

衛鏗:這個位面的物理規則是可以輕松進行星際折躍,而能利用現象的文明領路人,不一定需要“嚴謹的學術論證”,通過“神秘主義的巫術經驗總結”也可以做到。例如兩千年前中國不知道元素周期表、還原性、氧化性的排列,卻用經驗總結出鉻化物處理技術。

在這個群星世界是有精神力的,而精神力恰恰就能撬動出躍遷現象。

群星位面,隨著文明發展,撬動躍遷的工具從最原始的巨石陣鏡面折躍變為星艦上空間扭曲爐。

在星海超級古老遺跡記載中,某些星球的人類根據天文歷法修建太陽祭壇後。原始的祭祀,將自己的精神力鎖定恒星,囤積一波粒子環流,然後感到自己老死後。自己的精神力完全釋放,帶著自己零點幾克的生物細胞信息直接歸入太陽,然後通過恒星的高能粒子,折躍到其他星系。

事實上後續星際考古人員證明了巫術是文明早期在空曠宇宙擴展的方法。

這樣的精神力遨遊宇宙,在抵達一個新的星球後,會和本土生物在能量交匯中有機融合,就變成新人類族群,類人基因擴散到整個星系。

上述可以解釋,群星位面中人類基因初始擴張,但最早的人類起源在哪裏?

群星位面高級文明,完全無法確定人類基因最終源頭。因為遠古的精神力大師們遨遊宇宙將星海人類擴散演化的痕跡都搞亂了。

整個本星系群,現在可以追溯的最古老的人類上古祭祀遺跡有三處,都在銀河系和仙女系。

第一個是一百七十萬年前的舊落星,——其星球表面百分之五十都是淺海,現在隸屬於銀河第一超級大國,武鎧共和國。

第二個則是一百五十六萬年前的聖王星。——這個星球被飛羽軍事聯盟宣布控制。

第三個則是一百八十七萬年前的永分星(該星球自轉基本停止,每日的周期相當於地球的五年)——這個星球位於銀河第三懸臂,牌尋帝國。

這三處遺跡上出現的文化符號,可以明確的顯示,其影響了周邊上古人類同類型遺跡的起源。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都屬於被九級文明所控制的聖地。

嗯,會不會有更早的聖地?對於三大超級文明來說,就算是有,也不能讓其被世人所知。

“聖地”意義,在於文明正統,作為擁有上億顆星球的大勢力,需要“共識”

而這裏的文明等級也是一到九級。

1:只有石器技術,初步學會馴化動物的,為一級文明。

2:掌握金屬冶煉,擁有城邦手工業經濟的,為二級文明。

3:學會運用化學能,開始基礎物理啟蒙,使用火器作戰的,為三級文明。

4:蒸汽機、內燃機,為四級文明。

5:掌握電力,並且制造飛行器,開始將電磁能量運用到戰場(雷達,電漿),同時初步探索到大氣層外的為五級文明。

6:掌握太空飛船制造,可以通過太空飛船,冬眠技術,進行一個行星系範圍內的行星殖民。為六級文明。

7:能進行空間折躍設備制造,且能制造宇宙通行貨幣能量塊,並且能通過插入置換粒子,讓鈾、鈈、釷、氘物質按照納米尺度進行精密組合,可控且安全。

8:能完成恒星控制,架設可供該區域艦隊自由穿行的空間折躍門航行的勢力!

9:至於九級文明!則是能制造出,以白洞為動力,有月球質量的穿梭器,跨越星系航行。——這個折躍規模,背後牽涉到的恒星能量汲取儲存控制技術,需要海量的工程能力。

當然,這些文明等級只是客觀評判文明發展程度,並不代表實力!

事實上在群星中,大量的中層文明相互地位不僅僅看等級,還要看外交(是誰的狗)。

群星中,空間折躍網道存在,決定了地緣戰略競爭也存在。

星海中一些下位文明被上位文明喜歡,有時候只是一級文明,其部落首領們剛剛建造好祭壇,就被六級星際文明賜予動力裝甲,進行培養,成為忠誠衛士。

這麽說吧,要論忠誠度。一級二級文明的信仰者們,要比三級四級五級文明的人類要純粹。都堅定信奉神靈,沒有叛逆心,更討六級七級文明一些貴族們歡喜,成為這些高級文明“奴才”。

豪門惡奴欺人的事情,在這片高度交流化星海中也是常見的。

極端案例:一些二級文明的某個人抵達某個四級文明,被殺害了,結果反倒是四級文明要進行賠款,政府要進行道歉。

因為這二級文明可能是八級文明,為了獲取優化後的“戰鬥種族”故意投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