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中人”的慢步驟(第2/2頁)

太陽控制技術越來越依賴於“大意識”連續上百年的經驗積累。

不少工作項目需要意識橫跨整個太陽軌道,例如采集日珥這個子工作崗位上,碳熱雲形態的工程師,需要在一納秒之內校準六千億個“空間對點”的校對。

意識進入了高能碳基雲後,利用量子效應,構建自己在戴森環設施的行動反應,這幾乎是一條生命艱難演化道路!

在這個級別的“工作”上,所需要的人類意識等級可想而知,

太陽工程師思維,本身就是碳基人類思維的數百萬倍,在這地球技術高速發展兩個世紀內一,有提高了這個工作門檻。

目前地球上跳躍出來人類經過了碳基自然人狀態下六十年踏實學習後,轉化為熱碳雲狀態,還需要幾乎一百年的培訓。才能勝任前沿精細化崗位,

而且隨著未來太陽工程進度進一步發展,這個對工人意志力的需求度還要增加!恐怕到兩個世紀後,就需要三百年工齡了!

旁白:這也就是衛鏗為什麽會在位面上那麽強調“德智體美勞”的原因,因為要承載控星的使命,作為一切初始的“種子”,真的是一點都不能錯。

在維度上其他位面上,如果穿越意識能控制一顆恒星,那就是能在那位面證得“神位”了。哪像在主世界還只是“修恒星老農”的地位

主世界方面穿越者,在異位面,在一個類科幻的世界掌握一顆恒星的,不超過“雙手之數”。

其他位面規則下恒星,不具備可比性。

例如部分鬼神位面的“太陽神”

要麽恒星很小,按照人的比例,其實只有一顆月球那麽大,所以好掌握。

要麽僅僅是讓自己“精神”占據在恒星光束的頻段上,能從恒星體系上借用力量,在凡人面前裝x。

主世界物理規則極端嚴密!這就使得“控星”難度成倍提升。

文明根基不穩的警告線

34世紀末期,恒星部門內最尖端科技體系衛鏗,回望身後“跟者寥寥”後,發出了對自我路線質疑:“我特麽是不是爬的有點高了?”

656個小時後,深宇部,在冥王星附近的衛鏗回應道:“是的,但是我種田快不得!——別催,催我也跟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