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農區推贏了的戰爭(第3/3頁)

當帝國發起的返鄉運動失敗後,新的莊園階層,很快將那些不識時務的帝國舊地主們給替代。

而隨著農青會將“農產品主導權”搶回來後,土地矛盾則是被緩解了。換而言之,在舊時代,農鄉的一切資本都被大城市掠奪,大城市在這種不公平貿易下,唯一掠奪不了農鄉的,就只有“土地”,因為這是需要有人在實實在在的看管。由於缺乏資本,農鄉長期停留在封建化。

什麽是“資本”?“資本”是讓人信服跟隨的力量,

“資本”就是城裏來的老爺下鄉甩文明棍,能讓小夥子們擡著走的力量。

“資本”就是城裏的小讀書人隨便拿來一些布匹,梳著小分頭,就能讓鄉下小姑涼更願意笑著說話的魅力。

資本就是,讓你相信,外洋東西比國產的好,城市的新玩意,比鄉下的土貨要香的無形價值觀,進而讓你甘願的在剪刀差下進行交換。

任何社會都有矛盾,但更有資本的階層,更有能力解決矛盾。

當資本留在鄉村中後,糧食,原材料,以及勞動力,就會留在鄉村中,進行生產增值,進而產生更多“資本”。

例如現在,農青會治理下的鄉村,遠比城市要能吃飽,並且有了城市裏面沒有的新鮮玩意,諸如加工好的“幹山貨”“凍幹”,以及香腸,

當一籃子桑葚果,不再是城裏一個碗能輕易的換到。這就是鄉村資本積累。

恩馬沒有在天空帝國的鄉村,進行徹底土地均分,卻仍然能通過控制城鄉渠道,剝奪舊莊園主集團的話語權,完成鄉間的社會進步。

鐵星的經濟策略下,土地不再是鄉村最大的資本,把握住農田的那一部分人成為了供應原材料的普通人,任何一塊土地拋荒,甚至要交重稅

變革後的新勢力能牢牢把握的鄉村“人力,原材料,渠道”的主導權。

恩馬:鄉村應該淳樸?那是你們城裏人習慣性將村裏當成二傻子了。

所以今年,當帝國各大城市的販子跑到鄉村收糧食時候,試圖用熱水瓶,小鏡子,來兌換足量的農貨時候,哦,則發現他們貨物不那麽暢銷了。

而他們想要收糧的人脈大戶們,也都紛紛表示,除了“化肥”“燃油”這樣硬通貨,別的都不要。

他們只能找農青會購買糧食,而農青會直接將商業價格擡到了城市價格的十分之九。至於往年,這些收糧商人都是以“運輸損耗”的名義,翻了三番送入城市。

至於這次,農青會:愛買不買。

對於“運輸環節”損耗,農青會能自己運過去,啥,不讓鄉下人進城來賣?那你就啥都買不到了。因為所有進城渠道全部控制。

鐵星現在看似是獨自和盎格魯人對抗,但實際上卻在經濟上調動了比帝國上層更大的力量

農青會專門新修了鐵路站台,將一車車來自北方的工業品,直接輸送到南方。然後成批的換取農票。這批物資又轉而支撐農工軍對外作戰。

糧食,農副產品,以及加工後的大衣,乃至於農業雇工們在農忙後都源源不斷的北上。起義軍在對盎格魯的反擊戰中是越打越強。

並且在和帝國城市的交易中占據了主動,大批金幣,從城市逆流到了鄉村。

天空帝國的財政,非常詭異,北方有農軍鬧事,反而稅收上來了!

這些大城市為農青會負責轉運物資的交通站點上,日進鬥金,天空帝國財政上回光返照,讓帝都的頂層貴族官僚,甚至是覺得“帝國緩過來一口氣,接下來可以繼續打出出銹銹的鐵拳”。

但是只有帝國一些清醒家們知道,整個帝國各大城市已經不在認可帝國紙鈔,通脹極為嚴重,轉而認白銀,以及鐵星地方根據地發行的農票。

帝國“控制”下的城市內,那些工廠看似在每日轟隆隆的運轉,但是城市外面都是被農鄉鐵星大隊包圍了,每日出城大批物資是悄無聲息的流入鐵星起義軍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