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離開大洋:白招娣的奮鬥(第2/3頁)

但是在這場談判後,並沒有如同神州某些人想的那樣,搬出來衛鏗!

哦,衛老爺將自己對戰役成敗的要素非常淡化,無論是高原,還是離州,亦或是現在大洋陣線,在走向成功後,都越來越看不到衛鏗的影響力。

社治派現如今面對敵人的威脅時,因為站在廣闊人心浩蕩上,所有的戰略都是以此為後盾,來應對敵人的威脅。絕非其東濱想著的,是依賴於某個靈魂人物的能力。

4月5號。

大洋陣線的海上力量,對南洋諸多島嶼,開始了最後的封鎖攻勢,同時加大了宣傳戰鬥,甚至海上先遣隊潛入到了呂松和大員附近,發射了傳單火箭彈。

在兩片區域反導系統警報聲音中,這些傳單火箭彈突破大城市防護網,在上空撒下了大片的紙質傳單。

4月13號,大員島東部。

在花蓮港口上空,人們看著高瓴金瓦的大廈上被灑下的、雪花一樣的紙片,還沒意識到這是什麽,呆呆地看著紙片降落下來。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距離戰爭只有一線之隔了。

但是整個神州東濱震撼了,他們原以為戰爭隔著大洋,可以肆無忌憚拱火,但是火真的燒過來了,他們似乎也沒準備好。

導彈突防了,這在過去是足以讓神州東部有足夠的理由介入戰爭,——但目前面對這送上門來的理由,東部沿海省份開始焦躁地宣稱,離州的泛紅勢力是想要挑戰神州本土雲雲的說法,一副歇斯底裏的樣子。其輿論一副想要朝著神州西部來問罪的樣子。

然而西神州沒有理睬這狺狺狂吠,在輿審上標為不實。當下社治內部正在熱情地探討,到大洋中耕作、興築的話題。

恢弘海底工廠,以及遊輪公社家園。以及海上生產、巡防。——掌握著海洋生產力變革好牌的西部神州民眾,根本沒有東部那些寸地寸金宅主們的擔憂。

10月10日,神州東濱借助輿聲的焦慮起草征軍制。

然而在網輿上該地區百姓積極倡議時,卻落實不當。

“扈瀆”地這個東濱最大的都會中卻出現了巨大爭議,本地人提議要讓外鄉人填充軍戶,這在輿聲掀起了千層浪,非本地鄉戶商賈要讓本地有宅有業的人來響應“大點兵”。

當然在這東濱大城的太守們宣布一視同仁的時候,大批商賈貨殖有了“想走的跡象。”

東濱人口眾多是因為和平時代的積極發達,所以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但若是該地區的統治者認為這是爭先恐後地想來效忠,那就得遭遇現實教育了。

繁華的江南向來是缺乏共患難的精神。

於是乎,東濱商私主導的,第二次南洋談判開始了。這一次的東太泙洋的商私集團拋棄了那些不合理的條件,但是仍然要求大洋控制線。然而大洋陣線要求的是現在海上實際控制線劃線,拿出了現在的邊境線海底地圖。談判繼續進入僵局。

但雙方也進入了合理討論:公社陣線不再拋射火箭武器南洋諸島,而南洋集團解除藍水武裝。

這實質上,這個條件已經是商資們能夠爭取的最體面的結局了。

南洋節度使為首的復辟集團憑借自己的力量,無法沖破南太泙洋上工業陣線封鎖。且他們戰前最大籌碼,水面艦隊,已經丟得七七八八。

而與此同時,離州陸上也在造艦,不出幾個月,水上進攻力量也將完善。屆時不僅僅可以解決問題,也可以穿插到東濱附近。

自此次談判後,離州南部的那些遊輪再次回到南大洋,這意味著海底的生產建設已經恢復了常態化。

打完這一戰後,衛鏗也轉交了指揮權,給了海洋公社本土骨幹們,開始返回高原。

在11月20日的時候,當衛鏗在僧伽羅露面的時候,太泙洋方面的指揮官是通過該地區的代辦,通過渠道找到了衛鏗,要求通話。

付由紀:“首先恭喜閣下。”

衛鏗知道這個老頭子在說什麽,所以沒有否認,但也沒有直接承認:“沒有任何恭喜的,我這裏浪太大了,也許明天我就翻船了。”

付由紀微笑著打開了屏幕上的玄武潛艇投影模型,從圖像上來看,這個超級武器是藏在山體中。

衛鏗波瀾不驚,在南大洋和神州東太泙洋海軍對峙,早就知道他們有哪些牌。

衛老爺故意用酸溜溜的語氣說道:“這可是最高戰略科技解鎖,不是上將級別無法動用的戰略武器。”

付由紀:“六艘戰列潛艇,以及十五艘主力艦,如果交付於閣下指揮,該如何?”

衛鏗目光一凝,知道東濱的戰略是要封鎖指令海峽。

衛鏗頓了頓:“元帥在開玩笑了。貴方會放心這股力量在我手裏?”

付由紀:“我老了的,這個位置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做。”——這潛台詞是想要交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