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煌煌人道(第3/3頁)

早在潘多拉歷148年5月份。

曾淑妭對大蘿蔔的進化方向進行了研究,如果單單讓其光合作用來生成營養質,很多蛋白質合成效率很慢,得給它喂“肉”。在植入豬籠草的特殊消化器官後,每日定期滴灌蛋白質,其結果效率會更好,當然捕魚,還有掃蕩生物群落獲得的蛋白質都不穩定,而甲醇蛋白的生產量大而且穩定。

這只是曾淑妭的諸多生物基礎發現之一,在潘多拉149年那足足一年的滇地之戰過程中,衛老爺在思考如何應對自然生態反擊過程中,很快發現了這個科研的戰略價值。

統伐區在新納入的滇桂兩地開墾的種植園中快速進行了相應的實驗。

培育“新節點”性質的種植園植物,有了充沛蛋白質供應後,很快建立了幾十公裏範圍內的生命輻射影響。

這麽說吧,這個肉蛋奶吃起來就是比其他同類有優勢,能建立起統治權。至於肉蛋奶的來源?是自己生產的,還是外面賞賜,生物自帶的惰性不會進行自主思考。

這就如同二十世紀末期,那些美籍由於享受的資源多,總能在出生國建立起輿論話語權,雖然他們在燈塔只是二等公民。

……

衛鏗的研究報告中,確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種植園中,那些碩大的結千種果子的樹木,在生命輻射頻段中,會用蛋白質頻段的能量去兌換糖分頻段的能量。

從能量上的情況來看,通常是一份蛋白質頻段,能兌換二十份糖分頻段。

而這些種植園“千果樹”自己是沒有合成蛋白質的能力的,純靠人類注射。

這意味著,統伐區的人類在植物中培養出了“買辦”。

自然界專門將糖類合成蛋白質,是需要一套復雜的生命體系的,例如牛,馬等食草動物。這需要時刻保持體溫恒定等諸多要素,這就相當於一套“自主基礎工業鏈”。

但是當了“衛老爺”的走狗後,無需這樣的“生產蛋白質基礎工業鏈”,蛋白質就全球化,額,全生態供應了。

這樣等待著人類投食就行了。好吃懶做,可是生物的本性,君不見在地球第一次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結束後,生態恢復都是依靠大量的底棲濾食系的平躺發育。

“買辦的壯大能擠壓本土工業。”

先前沒有人類幹擾,就算殺光了一個地區基因群落的動物,留下的植物仍然會撿起動物的基因合成蛋白質,最後動物化。

但是現在!只要能交換獲得蛋白質,那些耗能生成蛋白質的基因,就成了植物基因體系的累贅。

……

所以在150年開始,人類在滇桂兩地嘗試,讓人類對生態的統帥力再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監察者空間中,有一個新裏程碑)。

在鐵路軌道兩側,那些被種植園影響的生態圈內,擁有高心靈語言分辨能力的人類,會感覺到這些生態非常純凈。

就如同童話故事中的草地叢林一樣是純綠色,湖泊像藍寶石的感覺一樣,

與現實中路邊草叢各種蜈蚣吸血蟲,水溝裏面有螞蟥的感覺不一樣。

而南方的“蜃雲菌母”也停止了對北邊的攻擊,因為從生命輻射波動察覺到了北方的變化。

系統監察者注釋:它已經感覺到,橫斷山那邊已經被“人皇”給吞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