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道在螻蟻(第2/3頁)

突破了基因桎梏的蟻類有了一個起飛的契機!

南美洲高原就是如此,亞馬遜上流流域的螞蟻在潘多拉紀元到來時越來越大,而且單一巢穴中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很快就完成了突破,變成了一個多元化蟲族真社會性文明。

例如白蟻就專門特化成了分解纖維制造有機質的農蟻。油漆桶那樣體長足足三米,如同蠕蟲一樣在地下爬行,無數分泌觸頭為其他功能蟻進行補給的庫蟻,

戰鬥螞蟻則是越來越大,突破了胡峰體積那都不算什麽,真正的戰鬥螞蟻在洞穴中前進,足足有泰迪那麽大,而出了洞穴後,展開了角質腺體注射器,以及大鰲足,張牙舞爪看起來就和哈士奇那麽大了

而且作為膜翅目,還會飛。雖然飛行能力只有十幾米左右,但是螞蟻啊,那可是群戰動物,連續幾十個幾百個一撲過來,這十幾米的飛行距離絕不是可以嘲笑的短板。

最終南美進化出了塔林巢主,這樣使徒級別的存在。

在潘多拉時代之前,蟻類,不,應當是整個昆蟲類,在漫長的生態演化中都沒有登頂過生物鏈的頂級,但是在潘多拉時代到來後,在這裏做到了。

目光回到上淮這個地區,這裏的蟻類運氣稍微差了那麽一點。由於潘多拉場是從美洲那邊先擴散的,擴散到亞洲的時候,全球人類力量已經被壓縮在僅存的區域。在垂死掙紮中,人類更加關注聚落周邊最可能進化出大型群落的種族,也提前扼殺了不少有潛力的群落。這就包括上淮地區的蟻族。

而等人類文明徹底崩潰後,西邊是巨大的渝城群落,東邊是暴躁的天殛龍群落,南北也都是人類城邦區域,再加上周邊中小群落的激烈競爭,這淮河上遊的這群蟻類群落始終局限在一些原先的山區。

這些東亞本土蟻族雖然沒法如南美那樣,建立一座座塔林,最大效率的吸收光能。但也依舊在一個個山體內建立了復雜的隧道體系。

曾經的礦業經濟區,現在被改造成了一片片巢穴。人類留下的建築和機械已經看不到了,在蟻酸腐蝕下,全部消失。

並且這裏蟻類在應對周邊其他群落,乃至人類的幹擾下,也開始了奇特的進化道路,那就是噴火!

也就是噴出化學物質後,同時用自己的下顎快速撞擊完成了打火。這是過去它們沒法用的技能,因為釋放火焰,對地球生物們來說,是比制造毒液還要浪費能源的技能點!

大型獵食者有這個點數,但全部點在肌肉上更有效率。而火焰輸出?僅能將打穿骨頭的能量,變成燒破一層皮。在開闊地帶不具備殺傷效率優勢。

但是在山體隧道掘進的過程中,爪牙和肌肉施展不開的情況下,掘進蟻可以一把火搶占一個區域的節點,連帶著將一片區域的氧氣消耗完,徹底悶死入侵者。

但也正是火焰技能消耗能源太大,且在地表不強勢,本地蟻群無法展開有利於自己的太陽能收集模式。

所以比起塔林巢主那樣的使徒級生態群,這個規模小,基礎差的螞蟻生態群落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沒法主動對外界發起擴張。

簡而言之就是技能很牛逼,但是就是缺藍(沒足夠生態能量)!如果讓南美的塔林巢主來融合這個群落那麽可就牛逼了。但是隔著太平洋,塔林巢主又是陸生基因群落,根本沖不過來。

……

衛鏗趴伏在這個螞蟻山區,經過足足一天的記錄調查後,心裏有數了。將自己的機械獸安排在隔壁山頭的一個營地中,開始獨自調查。

確定一個螞蟻洞口後,大瓶硫磺粉末,從頭撒到腳。

雖然經過了上百年的野蠻進化,螞蟻類基因群落的交流已經是靠生命輻射的效果了,但是仍然保留著識別信息素的能力,所以這點細節也要準備好。

代號為真新正的衛鏗,就這麽一頭鉆到螞蟻洞中混進去了。

監察空間內算是熱鬧了~在此之前,沒哪個穿越者這麽幹。白靈鹿麾下團隊那些女士,也算是見識了衛鏗的任務風格。

在洞穴中連續碰到了幾十只螞蟻,衛鏗貼在隧道中和它們“問好”後擦肩而過,

和這些黑色甲蟲背貼背擦過時,甚至脊梁上能夠感覺到螞蟻上的尖刺絨毛。也多虧是硫磺的氣味足夠,自己作為哺乳類在緊張時分泌的氣味,沒有讓這些螞蟻聞出來好吃。

至於這“問好”是怎麽操作的?

人類學會用語言後,對聲音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有人學狗叫“汪~昂”,有人學貓叫“喵嗚~老吳”,有人笑起來如豬哼,還有人能吹哨模仿蒼鷹。

這些都是在聲音層面的模仿,至於蛇蟲這類聽覺能力低甚至沒有的東西,人類發達的聲音模仿能力,就是對牛彈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