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鐵路,鄙夷,基因(第2/3頁)

鐵路的運力,不是遊牧都不如的基因群落遷移可以比的。

這代表著,衛鏗能長距離的投送上萬人規模兵團,同時攜帶近千噸的鋼鐵裝備戰略突襲。

……

還有就是,

衛鏗:“與渝城的緩沖區完全沒有必要!——它們能把節點個體派來接觸我獲取信息。我就要將實際控制線推到上遊長江流域和他們保持大的接觸面,獲取它們的信息,這樣情報才能對等。”

……

在六月份,入湘的鐵路正式通車,預示著這條物資輸送線北進內陸。為了維持這個公共道路設施的發展,衛鏗集群對遠華834號的組織中心,也上交了“鐵道管理法”。

統伐區中央辦公室內的孫向陽看完了這一條條法案,臉色非常怪異。

每二十公裏部署一個站點,站點人員五十人,站點需要修建為鋼筋混凝土的六棱堡壘,負責定期對鐵路進行維護。

“砍光五十米內一米高的樹,定期掃蕩清空三公裏範圍的生態圈。杜絕大型生物的靠近。”

他不禁嘀咕道:“鐵路為鏈,碉樓為柱。這——?”

雖然聯想到歷史上某些東西這麽做的下場,但是他最終還是開始組織人員,承擔這條鐵路的維護。

六月份的時候,鐵道工程崗位的征召開始。

這個崗位是有編制的,而且是鐵飯碗,衛鏗本以為並不會缺人。

但事實上啊,一聽說要遠離城市聚集區,珠新區那些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新戶籍們,都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這樣的情況也讓絕命位面來的幹部們很糟心!

他們不斷的出面動員,進行思想教育,在各個工廠拉開橫幅。

“訓練有成,保護鐵路,嚴防那些‘四腳土匪’破壞勝利果實。”

“守衛疆土,無上光榮。”

“維護集體財產,人人有責。”

但是收效甚微。

……

當然,衛鏗是有備用方案的,現在的調整人中,那些症狀較輕的人,恢復訓練很好。白天跑步,喊口號,鍛煉身體,然後協作勞動,晚上進行識字、算術教學。

有的在衛鏗持續不斷地的心靈感知信息管束下,在調整階段結束後,就能掌握一定簡單的工作技能

只是這個備用方案現在就這麽用了,在解決眼下問題的同時,還會產生新的問題。

粵地的原住民們對“調整者”的鄙夷還沒有被思想教育洗幹凈。

而現在,正常征召者不願意幹的事情,要讓調整人來幹,這個鐵路維護行業就更不會有“城裏人”來加入了。

甚至問題會更復雜一點。這甚至會被認為是“他們這些原住民”取得的一種階層勝利!他們用他們的手段,迫使了新政權承認他們高於調整人的階層屬性。

以後凡是要有奉獻的崗位,都會甩給比自己等級低的人。

隨著歷史的發展,像古希臘、羅馬文明的公民們那樣將生產甩給了奴隸,然後呢,又將戰鬥甩給了外族人!

……

故,衛鏗的態度是,即使是統伐戰略,必須要在六月後保持通車,使用調整人。也決不能讓現階段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階級感覺到勝利!

只是在“理智、客觀、中立”的視角來看,衛鏗把這個事情顯然搞得有些復雜!

船員派們顯然是不理解的,部分同志覺得思想教育必須一步步來。

……

在珠新區,對“鐵路工作的困難”進行了討論會議。

負責醫療的老李特別在報告中提到:“民眾已經在作出改變了,所以我認為不應當再主動激化矛盾”

老李這位船上的衛生員同志,是頗有聲望的。他站出來說,其實就是代表著船上很大一部分的調和派態度。

衛鏗也相信老李所說的話,同樣站在“客觀、中立、理性”的角度上,承認不斷加大力度宣傳產生的效果。

即:城市中的人對調整人開始有了更多的認識,並且有了“調整人為回歸社會付出努力”的感動。

但是,衛鏗仍然要剛!

感動值幾個錢?祥林嫂的兒子被狼叼走了,說故事讓周圍的女人們都掉過不止一次眼淚,然後時間久了,哪怕最心善的老太婆也都流不出一滴眼淚。——感動,卻不切實的付出責任等於放屁。別指望“調整人”能一直制造博人眼淚的優質“感動”素材!只有低低在下的寵物,才會依靠著博取人的“感動”而活,而我要把他們變回人,不需要什麽人的可憐!

“醫體,同樣要醫心!自食自立,昂首挺胸。”

……

還是那句話,論辯論,整個船的幹部們文化水平沒有衛鏗高。

由於衛鏗在各個要害生產部門中承擔主力,也絕對沒法和衛鏗打馬虎。

最後這個情況也就只能送到更上級,也就是絕命位面那邊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