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命令與征服(第2/3頁)

衛鏗現在就非常踏實了。中人之姿嘛,沒那麽多狂想。

擔任神州高原區域的總兵後,一開始幾年坦克數量都沒有增加,全部輪式裝甲車。

空中力量,只更新了無人機,沒和其他戰區爭新銳戰機。

至於每年兵部會議上武備分配,衛鏗更是哪個二手便宜,自己要那個。反正自己在高原上沒人打自己,軍費壓低到了其他陸地總兵們的四分之一。至於和東部那些水師總兵們,衛鏗就更沒得比了。

……

當然,衛鏗放下不切實際的追求,不是外面嘴巴中的不上進。有些能完成,該完成的,還是要老老實實做好的。

在8月時候,為了紀念怛羅斯之戰三周年,捧場做戲也罷,項莊舞劍也好,在高原上,衛鏗來了一撥演習。

在昆侖山的多組通道中,一輛輛列車在洞窟中調動。然後導彈車輛沿著道路體系機動到了各個公路路段。

隨著一聲令下,三發導彈,在三個發射陣位,不同時刻起飛,然後按照不同的彈道作了戰術機動,最後跨過了兩千公裏,同一時刻抵達了漠北區域劃定的靶場。

演習很成功,最後遞交的總結報告中,有這麽一句自吹自擂的話:“居高臨下,可以為周圍兵區提供戰術支援。”

衛鏗:“我在高原上並不是閑職。”

神京方面似乎是程序性的嘉獎。

但在衛鏗真正的計算中,狡兔三窟,第三窟完成了。

【狡兔三窟典故的第三窟就是將齊國的祭祖器分到孟嘗君的封地薛邑,而有了神器坐鎮自己的封地,齊國就不得不派兵來保護,不用擔心其他算計。】

……

至於這個位面接下來的時間線會發生什麽?時空管理局給衛鏗規劃的新手任務是並沒有安排的。

8月15號,就在衛鏗結束了高原演習後,時空管理局該位面的解密資料剛剛發下來,而看到這個資料後,衛老爺皺起了眉頭。

那個改變這條時間線歷史的昇陽太子回來了。只是他回來後,整個時空融合過程中會出現異變。

在這條平穩的時空中,會出現一個復數時空倒影,這個世界各國的超時空技術將出現重大的應用變革。

就如同兩片鏡子對照能出現無數個鏡中鏡一樣。

時空裂隙技術中,將大型武備投射進去後,再注入足夠的能量、金屬礦物,可以很輕易的將倒影中的武器設備取出來。

當然想要在時空裂縫中投射的越多,消耗的能量也越多。這個最經濟的投射後索取,將是在二十倍左右。投射出來的產品,進行誤差矯正後,可以作為母版繼續投射!

而這將意味著什麽呢?——上述那些昂貴大型軍事武裝,將能夠成倍的建造。唯一消耗的就只是礦物和能量。

衛鏗點開了柯飛甲給自己留下的資料。

原來這位老兄對河圖、洛書這兩個空間實驗室的研發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超能。

衛鏗其實自己也大意了,當時柯飛甲在報告中是留下一大堆研究出的時空倒影等復雜的概念。而衛鏗因為這些物理概念跟主世界不一樣,只適用於這裏,覺得學了沒用。完全忽略了。

而現在!一旦全球的物理學家們發現時空鏡面現象。

該技術很快就會實用化,投入到各個軍工廠中,操作人員只要在時空裂縫生成金屬結構的過程中對照著母版,不斷矯正即可。

那些已經完善了設計的工業品的制造門檻將大幅度下降,只要能源體系和資源開采運輸體系穩定,即可支撐前沿的作戰力量。

基地車體系將出現。

衛鏗連忙打開了世界各個勢力在這方面資料:

蘇俄在西伯利亞的“小巴西爾”基地車,因為它的建築結構很像聖巴西爾大教堂,原本只是為了刺激經濟,搭建板房,但只要裝了這個裂縫投射的加工體系,就能夠自動利用當地的礦產,制造武器和載具。

盟軍方面專門為了海外補給而研發的基地車,他們的空間打印技術,有更好的投射進度,無需像蘇俄基地車那樣,準備車床對一些精度要求高的地方額外打磨。

至於昇陽,這裏的歷史本來的幹涉者就是他們,他們的納米定標科技,更是能讓裝甲,甚至大型艦船、浮空要塞都納入這種投射體系。

衛鏗嘆了一口氣,對著已經不在這條時間線的柯飛甲吐槽:“難怪,我感覺我做的事情,在你們眼裏是過家家啊。這個世界這麽發癲。其實無論怎麽建設,在未來數十年沖突中,這裏的強權都只會用火炮和能量彈對話。”

衛鏗也理解了為什麽系統現在才把這個位面的資料發給自己

那是因為原本自己只是新手,按照原本的規劃,自己在這個世界留到秦統歷2202年就該回去了,為了不幹擾,時間上被劃分為作戰時空的部署,所以無論是衛鏘還是柯飛甲,按照時空任務條例,都是對衛鏗進行保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