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圓房”兩字是一記錘子。

話是阿姒說出的,這記錘子敲向她自己,在她的面具上敲出裂痕。

有些裝不下去了。

阿姒覷一眼晏書珩。

會不會他不是問要不要圓房,是她太緊張想岔了呢?

青年本是征詢的神色,瞧見她面上的慌張後,揚唇笑得愈加柔和。

“要圓房麽?”

阿姒最後一點希冀破滅了。

橫豎已如此,她低眸淺笑,很快拾回她的閨秀之儀:“按禮——”

晏書珩又笑了。

這笑容讓阿姒的話滯了半瞬。

不是因為他笑得好看,是因為他笑得雖溫柔,但太過冷靜。

像汪沒有波動的清澈幽潭。

這是什麽意思?

見阿姒蹙著眉,既害羞,又似是因為不能“全夫妻之禮”而擔憂,晏書珩逗弄的心思歇了,溫言道:“放心,不會對你怎樣,也不必執著於完成禮節,所謂禮節,都是虛的。”

阿姒這才明白,原來他們都誤解了彼此的意思。她很快藏起心思,順坡下驢:“謝郎君體諒。”

晏書珩重新躺下來。

他本是覺得這一對腕子粗的紅燭甚是晃眼,要問她可要熄去,想起方嫗說過,大婚之夜喜燭不得熄滅。想必這樣的話,她也被囑咐過。

於是他選擇尊重並詢問她。

她的反應在意料中,年輕無措,卻又太過古板,他最終作罷。他們是夫妻,也只是夫妻,他不欲改變她認為穩妥的行事法則。

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本該纏綿的喜燭各自為政地燃著,在墻上映下兩個安靜的身影。

清晨醒時,侍婢端著盥洗的用具上前,阿姒梳洗過後,見晏書珩正欲更衣,她帶著五分走過場、五分試探的心態,姿態端莊地上前。

“妾替郎君更衣。”

“有勞。”

晏書珩並不推拒。

他比她高出一個頭,萬丈溫柔的視線混著極具壓迫感的陰影,覆在阿姒身上,既危險又繾綣。

很矛盾,像什麽呢?

像一張觸上去柔和的蛛網。

阿姒擡眼,這是個笑如江南春雨的人,雖生了雙含情目,卻無半分風流輕挑,親疏合宜,風度翩翩。這樣的人,會因為身份而練就些城府和手段,但怎會給人帶來危險?

阿姒笑自己又多想。

晏書珩唇角也隨她的勾起。

“為何而笑?”

他嗓音太過好聽,人又隨和溫煦,給阿姒以錯覺,仿佛他們並非利益聯姻,是真正兩情相悅。

她目光亂顫,落在他喉結上。

看著玉竹竹節似凸起的喉結,阿姒克制不住地害羞了。

害羞的後果是她的手亂了。

尤其聽到頭頂那人在低笑時,她更亂了,把晏書珩的中衣系帶打了個死結,仿佛要自證她不曾多想。

“我自己來吧。”

青年體貼地收起笑。

可他話裏殘存的笑意卻明晃晃地昭示著阿姒的窘迫。

這世家婦她是半點當不了。

.

晏書珩很快穿好衣裳。

阿姒套回她那身閨秀皮囊,悄悄瞥了眼晏書珩,驚奇地發覺他的笑容比之前要真情實感。

阿姒回想迎親以來的相處。

她發現自己錯了。

晏書珩雖是守禮的人,但他似乎並不喜歡和他一樣的人。也許是因為忌憚,也許是覺得無趣。

她全無破綻,反而不好。

“為何又在看我?”

晏書珩轉過臉,溫柔包容。

阿姒這才發覺她光顧著探究他,竟忘了收回目光。她綻起個懵懂羞怯的笑:“因為……郎君很好看。”

晏書珩笑笑。

“說我好看的人有不少,或真或假,不過夫人的話,我卻信。”

“夫人”本是親昵的稱謂,經他之口說出,和“閣下”並無區別,很符合他們這對夫妻的處境。

往後半月,她和晏書珩都這般相敬如賓地相處。哪怕不曾同房,夫婿該有的體貼,晏書珩也都有。

他會在出門前扶她上馬車,走路時刻意放慢就著她的步伐,用飯時給她細心挑去不喜歡吃的菜……外人眼中,他們琴瑟和鳴,家世相當、郎才女貌,是金玉良緣。

局中人阿姒卻不覺得甜蜜。

晏書珩太溫柔了。

他對所有人都是如此,哪怕偏袒她,也只是因為她是他妻子。

感覺像對著山壁說話,雖句句有回音,但很虛無。

因而相處的時日越久,阿姒反而越覺得晏書珩若即若離。

如此過了一月,阿姒將晏氏少夫人演得越發得心應手,漸得長輩信任,開始接觸族務。

朝中的暗流越發洶湧。

殷貴妃入主中宮後,太子表兄本就立場艱難,近期又因手下人出了紕漏,被禁足東宮。

這些消息讓阿姒焦心,以至於無心去留意晏書珩。直到這夜,他破天荒回了房,阿姒才想起他前陣子事務繁忙,已有十日不曾回府。

她收好家書,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