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侯爺在看誰家姑娘啊

能在禁軍裏混上小統領的位置,那自然都是有些底子的,不管是徐統領還是梁統領,三場下來都至少該是七籌的水準。

但評議席上一個打死不投徐若水,一個打死不投梁安城,一番鉚勁之後,兩人的竹筒裏都只有可憐兮兮的四根籌子。

後頭的雲晉遠沉不住氣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此等盛事交給壓根不會武的人來評斷,當真是糟蹋了。”

眾人紛紛應和:“是啊,白瞎了梁統領那麽好的劍法。”

“什麽人該幹什麽事,她竟是半分自覺也無。”

寧朝陽氣定神閑地坐著,壓根不覺得他們說的是自己,直到旁邊的兵部尚書也轉過頭對她道:“明日的題目是斧、弓、鉤、叉,寧大人想必更不曾了解,不如就先歇息歇息,讓趙郎將先行頂上。”

嗯?

她覺得好笑:“尚書大人是覺得我不夠格坐在此處?”

兵部尚書嘴裏說著哪裏哪裏,但看神情,分明就是這個意思了。

鳳翎閣的人憤憤欲言,寧朝陽擡袖攔住了她們。

“好。”她笑著頷首,“就如尚書大人所言。”

說罷起身,徑直就往台下走。

“大人!”宋蕊急得飛快迎上來,“偏袒我們這邊的人本就少,您若再一走,豈不就白白讓定北侯主了大局?”

華年也快步跟上了她:“朝陽你冷靜些,不可意氣用事啊。”

“你們何時見過我會意氣用事?”

的確是沒見過,但這個節骨眼上離席,那她們這邊的人該怎麽辦?

察覺到她們的不安,寧朝陽停下了步子。

她問程又雪:“徐統領今日得籌情況如何?”

程又雪道:“刀法共八人贊許,三人計一籌,得兩籌,其余題目贊許者四五,一場一籌,共兩籌。”

“這已經是我在時的最好情況了。”寧朝陽頷首,“多我這一籌,對結果並無任何改變。”

“那您也不能直接走啊,在上頭總是要好些。”

不對。

寧朝陽回頭,看向評判席上的定北侯。

那人施施然坐著,漫不經心地往前頭的竹筒裏投了一籌。

旁邊頓時有三四個人跟著投籌。

——鎮遠軍威名遠揚,即使其余幾位大人與他沒多深的交情,也總會被他影響。

一直坐在上面與他對著耗,她才是真的輸定了。

收回目光,寧朝陽道:“剩下的交給我。”

有她這話,眾人頓時都松了口氣。可她們這一大群人都往外走,四處的百官貴胄瞧著,難免就跟著議論。

“這是不戰而降了?”

“到底是姑娘家,哪能在武試上站得住腳。”

“此番眾多武將還朝,鳳翎閣貪占著的城防之務怕也是要讓出來嘍。”

一片嘈雜之中,青雲台眾人氣勢大盛,梁安城一戟斬下木欄上飄飛的發絲,小吏湊近去數,整整九根,一根不多,一根不少。

哐——

魁鑼響起,即使評判席上少了一人,此戰他也得了三根籌。梁安城高興得當即大喝一聲,耀武揚威地舉起了手裏的長戟。

山呼海嘯般的喝彩聲頓時從後頭湧來。

寧朝陽大步向前,完全沒有回頭之意,絳色的背影眨眼就消失在了小門之外,獨留風還拂著門口的青草。

旁邊的兵部尚書還在說著武人事武人畢,像侯爺這樣的梟雄才能當真惜英雄雲雲。

李景乾收回余光,眼神疏疏淡淡,沒有應他。

第一日賽畢,梁安城得七籌位居榜首,徐若水卻只得了五籌,鳳翎閣眾人愁眉不展,淮樂殿下安慰道:“後頭還有五日的比試,武試過了還有文試,不必因一時失利而亂了陣腳。”

說是這麽說,士氣這東西一旦下去了就很難再漲上來。

梁安城一派的小院裏喧嘩慶賀,趁勢練武。徐若水這邊卻是一片死寂,兵器都放在木架上,院子裏一個人也沒有。

雖說各個題目都有魁彩——也就是做到一個極致,不用評判席投籌也能得三籌,譬如梁安城以戟在二十根飄飛的發絲中準確斬斷九根。

但這除了絕對強悍的實力,還需要九分的運氣,大多時候參試者所得的籌子多少,還是要看評判席上人的偏好。

寧朝陽一走,徐若水周世殷心裏就更沒底了,沒人想去練明日的比試,只在屋子裏坐著發愁。

夜風沉沉,吹得兵架上綴著的紅穗寂寥地翻飛。

不知過了多久,一只手伸過來,無聲地拿起了上頭的重弓。

第一日比試精彩,還有人奪了魁彩,故而第二日來夏景園圍觀的人就更多了。

李景乾一踏進賽場,就見梁安城騎著馬正圍著草場跑圈,他所過處,眾人一陣歡呼,仿佛比試的結果已經落定。

陸安看得唏噓:“也太沉不住氣了。”

李景乾淡聲道:“今日題目所涉,都是徐若水更為擅長之事,他是想在氣勢上壓住對手,討兩分便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