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歷史第二人

2月25日晚,演員、導演、制片人期待已久的閉幕式,也是頒獎典禮!

閉幕式紅毯可沒開幕式那麽熱鬧,因為受邀嘉賓都是劇組成員,而品牌方邀請的明星,和蹭紅毯的人,都插足不進來。

典禮依舊是在電影宮舉行,人雖然少了,但記者和重視程度只多不減,別的不說,從典禮的主持人是岡瑟爾就可見一斑。

這位是在德國甚至是德語範圍都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主持的《IQ大測試》《百萬富翁》等節目,都是街知巷聞的。

岡瑟爾先講述了自己擔當現場主持人的心態,“我必須按時到達,這是我的工作,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德國人的守時,就和地鐵一樣……”

遣詞造句很有趣,至少讓節目開始的氛圍是不錯的。

緊接著宣布頒獎典禮的開始,這程序和其他電影節類同,硬要找區別,那就是柏林獎項比戛納更多。

前者官方主要單元+次要單元+場外單元,獎項超過六十個,且因為柏林電影節“求新,求年輕”的理念,每年還都有點變化。

先開始進行的是此單元的頒獎,也並非是所有單元獎項都有資格登上頒獎台,許多場外單元沒牌面的。

比如柏林摩根郵報讀者評審團獎、ARTEKino國際獎。

獎項從先到後的順序是最佳紀錄片、GWFF獎、短片競賽單元、新生代兒童單元、新生代青年單元、奇遇單元等等,黃白遊都有些目不暇接。

稍稍進行一下解釋,兒童和青年兩個單元,並不是指代導演是兒童、青年,而是指電影主旨是探索這兩個人群的內心。

就好比本屆兒童水晶熊獎最佳影片的《甜如》,講述的就是十五歲原住民的故事。

“獎項太多了,我對獎這個單詞都快麻木了。”黃白遊感覺身體有些僵硬,不知道鏡頭什麽時掃到,稍微還是要注意點形象。

別覺得黃緊繃,他還算是松弛的,有的演員身體比石頭還僵硬。

“也是市場需求,[先叫好、再叫賣,賣座還在獎項後],一位新導演想要拿到更多的投資,以及斬獲更多票房,首作獲得知名電影節獎項是正路,歐洲三大是第五大道,只有這樣新人才有可能參與到全球電影發行系統裏面。”小醜的制片人說。

“要先出名……導演也不好做。”黃白遊點頭。

讓娜說,“這也意味著舞台更多了,有才華的創作者一定會嶄露頭角。”

身為全球最著名的女導演之一,讓娜的目光著落點和普通人很不相同。

“戛納電影節雖然是歐洲三大,在獎項方面是最吝嗇的,但也是逐步增加,人需要認可,導演也需要認可來拉投資。”讓娜說。

幾人沒有針對這個話題繼續深入。回到正題,除了單元獎項,還有泰迪熊獎和指南針透視、全景圖觀眾獎項等這些不包括在單元內。

總之一個小時漫長度過,頒獎典禮才進展到主競賽單元!黃白遊也活動筋骨,幸虧武笑笑沒跟著來,否則依她好動的性子,肯定受不了。

“要來了。”黃白遊打起精神,在場所有人皆如此,包括電影宮內的記者們,次單元的獲獎者可以說“未來是你們的”,但現在是沒熱度的。

最佳影片金熊獎、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主角獎、最佳劇本獎、最佳配角獎、傑出藝術貢獻獎,共七項八個獎。

主競賽單元除開金熊獎,其他都是銀熊獎,這一點前面也科普過,以上順序就是媒體和大眾關注高低的排序。

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今年最佳主角獎的排序是最高。

柏林電影節有一個領先威尼斯和戛納一個版本的地方是,在2021年開始,就取消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只有最佳主角,每一屆選兩位。

最佳劇本獎被黃白遊看好的《監獄裏的蛋糕》獲得,最佳配角獎分別被《教士》和《安娜》的演員獲得,獲獎者一位是五十多歲的老演員,一位卻是十六歲的年輕瑞典小女孩。

《安娜》中飾演女主人公安娜的女兒,充滿意外,歐洲三大電影節經常會出現這種好苗子,別說十七的最佳女配,九歲的影後都很正常。

“和文芤兵一樣,老天爺追著喂飯吃的演員。”黃白遊回憶起《安娜》的內容,這少女確實很自然,且不是本色演出的自然。

最佳主角獎公布了,首先獲獎者是安娜的伊蘭,也是中文互聯網稱呼的“小島”、“島姐”,也不清楚為什麽會有這外號。

她主演的《安娜》,在這一屆裏面屬於亂殺完全沒有爭議。

“謝謝評審團能頒發給我這個獎,讓我證明了一些東西。”伊蘭說,“至少在專業上,我是贏的。”

“最後謝謝支持我的人。”伊蘭簡短的發言結束,就握著獎杯離開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