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戒嚴

家裏的沙發邊多了一個精致的相框,相框裏有一張照片。

照片上,年輕英武的男人穿著灰色的德式軍裝,大蓋帽,白色手套,打綁腿,長筒馬靴,身量筆挺,微笑的看著鏡頭,雖然有些偏瘦,卻英氣勃勃。

他側站著,一手彎曲,握著左手邊懸掛著的中正劍劍柄,藍色的領章,還有銅質的帶星星的肩章。

一個國民黨炮兵中尉,還是一個黃埔軍校畢業,得蔣介石授予中正劍的榮譽學員。

秦恬呆看著照片半晌,又低頭看信,不知道該哭該笑。

一旁父母還有康叔又燒了幾只小菜,熱了一壺酒慶祝兒子出息了,唯有秦恬在壁爐邊,對著照片和信發呆。

原來秦九在去中國前就已經安排好了行程,他早早的遞交了黃埔軍校的學員申請,趕到中國成都後,剛好加入了一九三八年十月第十六期學生第一總隊,然後即將在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畢業,學習愉快,一切安好,他覺得自己脫胎換骨,雖然思念父母親妹,但不救國,不歸家。

這封信是他畢業前就寫的,作為優秀學員,他得以被校長授予中正劍,幾天後就是畢業典禮,他估計畢業後無暇寫信,便央求老師先給他拍了一張照片寄回來,算是歸國華僑的一點福利。

看日子,這封信整整寄了一個多月才到法國,那麽現在的秦九,應該已經在戰場上了吧。

秦恬苦笑一聲,秦九是奔著抗日去的,但願歸國華僑的“福利”還包括自主選擇戰場,否則指不定他現在到底是抗日還是剿匪。

不過想來也是,這個時期,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長大的年輕人,在中國一般都會選擇國民黨,好歹國民政府現在還是正版,更何況秦九一個個體經營戶的兒子,除非腦子有病,怎麽可能萬裏迢迢千山萬水的跑中國去當“赤匪”,聽說還要種田,開荒,穿草鞋……

秦恬搖搖頭,秦九這樣的,以後估計就是逃到台灣的命了,至少七九年以前,他們一家子是萬萬不可能到中國去了,除非想在內戰時被整死,或者在文革時被整死,亦或者在那啥大躍進人民公社時被整死,再接著就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被整死……想來想去逃不出個死,還是在排除日本鬼子的情況下的。

一想之下,全身冰冷,一股名為悲涼的情緒油然而神,秦恬有淚流滿面的沖動。

她見秦父秦母笑逐顏開的樣子,起身強笑道:“爸媽,你們有什麽要說的嗎,我給哥回信。”

秦父想了想,道:“你有什麽想寫的先寫吧,我負責我跟你阿媽的,省的你們兄妹倆有什麽小秘密要藏著掖著。”

秦恬還沒反應過來,秦母笑著拍了下秦父道:“你還在記恨那次啊?”

“哪有!”秦父回嘴。

秦恬傻站著問:“什麽小秘密藏著掖著的。”

秦母也不把康叔當外人,笑道:“你忘了?那時候你還小,你哥去波蘭留學了,全家給他寫信,你爸讓你先寫,你那時第一次來每月的那事兒,肚子疼,就在信裏跟你哥說了,讓你爸看到了,笑了你兩句,你氣的三天沒吃飯,哈哈!”

“……”秦恬囧,雖然她早就已經達到了透明塑料袋裝著衛生巾過大街面不改色的等級,但還是有點接受不能,兄妹倆感情好就算了,至於把這也往信上寫麽,別說她爹笑了。她哥估計也是腆著張囧臉看的。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她寫了些什麽超出的,秦父秦母接受不能。

於是她噔噔噔上樓,扯了一疊信紙就開始奮筆疾書。

她有太多要寫了,太多要叮囑了,雖然她哥從最開始就走了最錯的一步,但是福禍相依,說不定這也可以成為一個轉運的契機,好歹他現在是黃埔學員,前途無量,就算逃到台灣因也不會沒飯吃,而戰後如果回到法國那就更好了,她在戰爭結束前肯定是要離開法國的,不可能留在這兒受那群法國人的鳥氣,這樣有秦九這麽一個戰勝國將領在,肯定可以給秦家多一個保障。

寫些什麽呢?

首先,千萬別剿匪,這是首要的,就算遇到剿匪任務,也請麻煩盡情的劃水,交紅色的朋友那是最好的了,別問我為什麽,聽你妹的沒錯,實在想知道原因?好吧,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要讓你爹知道你好好的小日本不打跑去剿匪,那就永遠別回來啦!

接著麽,額,軍功重要,生命更重要,死了就什麽都沒啦!保重保重,這一點應該放在別剿匪的前面,如果共黨欺負你,你也別任別人欺負,該出手時就出手!

還有麽,錢,大哥,多賺錢沒壞處的,那種投資啊,古董啊什麽的,沒讓你搜刮民脂民膏哦,只是說,腦子要靈活點,別一門心思勒緊褲腰帶剿匪,想想戰後的日子怎麽過。給你個提示啊,以後會升值的東西多多了,郵票,書籍,報刊文摘,古董花瓶什麽的別說了,你只要知道,就連一個板凳都是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