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不過說來也巧。今日瑞王府的瑞王爺和王妃也進宮了。”

“說康成郡主已年滿十八, 還未曾許人家。”

“而後王妃又在朕的面前,啰啰嗦嗦誇了你好一頓。看來是看上你了,在暗示朕。”

皇帝與崔珝的父親是同門師兄弟, 早年間兩人親熱的同穿一條褲子。

這些年,也一直對崔珝視如己出。

是以,崔珝雖僅僅是個毛頭小子時, 便能進軍營歷練,十五歲那年更是直接破格做個大梁最年輕的少將軍。

“君珩?怎麽又在發呆?”見他半天沒有回應, 皇帝也不惱,仍舊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一副慈父模樣。

崔珝還未從皇後的話中走出來, 他頓了頓,心亂如麻, 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長輩們的事情他也曾略有耳聞,可他卻並不知曉其中內情。

若當年之事,當真是大長公主一手造成,那麽他與遲兮瑤之間,隔著的便是血海深仇。

但若是此刻不說, 或許便是抱憾終生。

況且,這事, 也並非真如皇後所說。

崔珝飛快地在心裏盤算著,不斷地勸說著自己, 放棄吧,放下吧。

可偏偏, 饒是有一百個放棄的念頭,一萬個放棄的理由, 到了嘴邊, 他仍舊改了話鋒。

“陛下, 臣確有意中人。”崔珝平復了一下心情,深吸了幾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但,或許並非良配。”他的聲音顫了顫,連他自己說出這話,都覺得底氣不足。

“可是,臣不願為了或許並不真實的事情,而抱憾終生。”

崔珝端正了身體,跪得板板正正,深深朝皇帝叩首。

“臣心儀英國公府的遲郡主許久,此生非她不娶。”

他的聲音如山間清風,朗朗清脆,擲地有聲。

也如同一記驚雷,炸在了皇帝耳邊。

冥冥之中,似乎真有命中注定這一回事。命運的年輪,轉了一大圈,似乎又回到了當年。

而這一次,棒打鴛鴦的那根棒子,落到了他的手裏。

“你可知,瑞王府的康成郡主屬意於你,東昌侯府的二小姐也曾在朕面前提過你,衛國公府府的六小姐還曾在你出征時去寺中為你祈福半年。”

“就連朕的幺女,連城公主,也三番四次的在皇後面前提起要嫁於你。”

“這些朕從未在你面前提過,也從未許諾過任何人。不為別的,只為了朕想要圓你的夢想,朕想要讓你娶到自己最想要娶的人。”

“朕與皇後甚至曾經想過,若是你看上了外邦女子,便是踏平那一方土地,也要替你將人弄到手。”

皇帝坐在桌案前,雙手扶著桌案,微微顫抖,因為太過激動,整個人都似乎有些坐不穩了。

“可你怎麽偏偏,偏偏喜歡上她?”

皇帝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又有些失望,他這口氣拉的老長,似乎要將全部的煩悶都融進這一聲嘆息之中。

崔珝的後背挺得筆直,眼神裏也無半點退縮遲疑。

他堅定地看向皇帝,又認真地叩首。

“陛下,她們都是很好的女娘,可是卻不是臣心中所想的女娘。”

皇帝默了默,沒有說話。

但也沒有答應他。

他的頭疾又犯了,此刻坐在椅子上,撐著額頭強忍著不適,卻並未對崔珝發火。

“君珩,今日夜色已深,你先回府吧。此事,日後再議。”

說完,他再沒給崔珝說話的機會,由太監攙扶著,又回了內殿。

內殿之中,早已沒了建寧大長公主的身影,她自皇後摔盞後便被氣暈了過去。

此刻正由宮人擡著,送到了公主府候在宮門口的馬車邊。

遲兮瑤站在宮門口等了很久,才看見幾位小黃門擡著一頂軟轎風塵仆仆而來。

而她的外祖母坐斜倚在軟轎內,閉著眼睛,並非完全清醒。

“勞煩幾位公公了,我外祖母這是怎麽了?”

“剛剛不是還好好的嗎?”

她一個箭步沖上去抱住了建寧的身體,想要將她扶上馬車。

幾個小黃門哪敢多嘴多舌,紛紛搖了搖頭,並不言語,朝遲兮瑤匆匆行禮,便又擡著軟轎跑開了。

遲兮瑤抱著建寧大長公主,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

一直守在宮門口的老媽媽在馬車裏翻找了一陣,才找到了幾粒藥丸,又拿了些水,喂給了她。

“外祖母,這是病了嗎?”遲兮瑤一手摟著建寧,一手慢慢在建寧的心口摩挲想幫她順順氣。

一直伺候著建寧的老媽媽搖了搖頭,沒有說實話:“並不是什麽大事,長公主年歲大了,難免有些頑疾,不礙事的。”

“郡主不必憂心。”

遲兮瑤點了點頭,雖然心有疑慮,卻也沒有多想,只吩咐車夫駕車。

這一日過得格外漫長,回到長公主府後,遲兮瑤由下人們伺候著沐浴更衣,又吃了些宵夜,才回房安寢。